子长县瓦窑堡司法所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的工作原则,按照“消除压力,分类管理,帮困解难,灵活把握,挖掘潜力”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针对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消除压力,心理认同。为了能使社区矫正对象能尽快适应矫正环境,以充满人性化的关怀温暖和感动矫正对象,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向每位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寄一封信,希望每个矫正对象自觉接受矫正,重塑美好人生。
分类管理,个案矫正。矫正小组认真分析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生活经历、家庭情况等,按照犯罪类型、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生活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确定管理重点,实行个案矫正、一人一案,并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修订矫正方案。志愿者还注意调整矫正对象心态,缓解他们的情绪,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帮教关系。
帮困解难,安心改造。在社区矫正对象群体中,很多人在生活、就业方面都遇到困难,以解除社区矫正对象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接受矫正。矫正工作站在还向辖区内的单位介绍矫正对象的情况,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鼓励他们自食其力,让矫正对象用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赢得社会的关爱、理解和尊重。
灵活把握,因人施教。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已经建立,报到、思想汇报,请销假等制度执行良好,谈话、教育、公益劳动等日常管理业进一步正常化。但一以贯之的管理却不能兼顾到每一个矫正对象,有时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对此,灵活掌握管理方法,因人施教。
挖掘潜力。回报社会。社区矫正的宗旨是让矫正对象通过教育管理,认真改造,回归社会,服务社会。很多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以来,思想变化很大,不仅通过辛勤劳动自食其力,而且想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矫正小组意在挖掘矫正对象的潜力,努力给他们创造机会,鼓励那些爱心善举,这样既可以提高矫正质量,体现矫正对象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又可以激励其他矫正对象的改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