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新华网】子长县引进“张杂谷10号”获成功
时间:2015-10-22 10:46:53     点击数:次    来源:新华网
    陕北种植谷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小米营养丰富,是产妇、幼儿及老人的滋补佳品,近年来广受消费者欢迎。子长县瞅准小米品牌优势,引进种植的新品种“张杂谷10号”,试验成功并推广种植,在今年旱灾严重的情况下丰收在望。
 
    “以前种植谷子,年成不好就颗粒无收,现在有政府帮助翻地、种植、灌溉、销售,我们根本不用操心。坝地里的谷子长势好、产量高,大家积极性很高,拔掉穷根有盼头了。”带领农民种植示范田的任家园则村民强世杰告诉记者。
 
    近年来,子长县先后在马家砭镇任家园则、强家沟、赵家焉3村集中连片推广“张杂谷10号”。2013年种植面积为160亩,2014年提高到210亩,2015年达到1000亩高产示范田。今年夏季,该县虽然遇干旱天气,但在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采用多种灌溉方式,及时抗旱、防虫、防鸟,谷子长势喜人,产量并未受到影响,预计将取得每亩600公斤的高产,总收入达360万元,户均收入2.4万元。
 
    据子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光明介绍,“张杂谷10号”春播生育期为132天,需≥10℃有效积温3000℃以上。幼苗深绿色,长势旺,株高150厘米,穗长23.9厘米,出谷率达74.14%。穗呈棍棒型,黄谷黄米,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抗病抗倒,熟相好。在2009年12月25日全国小米鉴评会上被评为一级优质米,且在29个参赛样品中米色最好。
 
    不仅如此,在农民的呼吁下,几个村子种植户还成立了子长县农民之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以土地、实物和现金3种方式加入股份。合作社现有成员153人(50户),耕地1168亩,镟耕机2台,联合播种机50台,大型喷雾机5台。今年还推广地膜玉米洋芋套种1000亩,培育发展养猪大户28户。目前洋芋已经全部收获出售,户均增收8000多元。合作社充分发挥作用,将碾好的小米加工包装,制成杂粮商品,通过子长县电子商务销售到全国各地,深受客户喜爱。据悉,10斤装小米售价80元。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