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寻根祭祖陕西行”的全国网络媒体记者编辑来到了黄土高原腹地陕西省子长县,参观采访了当地的“治沟造地”工程。
子长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4万多条沟道分割形成的峁梁沟谷地占全县总面积95%。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子长县25°以上的坡耕地已全部实施退耕还林,人均基本农田不足1.4亩。
2011年,子长县在延安全市率先启动了“治沟造地”项目,按照“山上退耕还林,山下修田造地”的要求,开发沟道资源,把过去无法利用的土地转化为优质耕地。目前已累计完成12条小流域沟道治理,修田造地2.5万多亩,使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了2.5亩。治沟造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变了生态环境,短时间内增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真正实现了“林上山、粮下川”,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2013年7、8月份,子长县遭受了持续强降雨,农田水毁情况严重。然而在子长县,却很少看到被洪水冲毁的农田,农民说这都是治沟造地的成果。据悉,强降雨过后子长县还把治沟造地的资金投入标准,由原来的每亩5000元提高了8000元左右,新增资金主要用于排洪渠、坡面林草等控制性工程建设。
子长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4万多条沟道分割形成的峁梁沟谷地占全县总面积95%。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子长县25°以上的坡耕地已全部实施退耕还林,人均基本农田不足1.4亩。
2011年,子长县在延安全市率先启动了“治沟造地”项目,按照“山上退耕还林,山下修田造地”的要求,开发沟道资源,把过去无法利用的土地转化为优质耕地。目前已累计完成12条小流域沟道治理,修田造地2.5万多亩,使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了2.5亩。治沟造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变了生态环境,短时间内增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真正实现了“林上山、粮下川”,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2013年7、8月份,子长县遭受了持续强降雨,农田水毁情况严重。然而在子长县,却很少看到被洪水冲毁的农田,农民说这都是治沟造地的成果。据悉,强降雨过后子长县还把治沟造地的资金投入标准,由原来的每亩5000元提高了8000元左右,新增资金主要用于排洪渠、坡面林草等控制性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