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省政府同意,决定认定子长县涧峪岔蚕桑现代园区为全省首家省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
该县蚕桑业的快速发展,有两只“手”共同托起了产业发展的蓝天。一只“手”是政府的呵护与扶持之手;一只“手”是蚕农渴盼致富的勤劳之手。虽说政府有只“看不见的手”,这却是一支充满关爱“看得见”的手。正如养蚕大户赵鹏琴所说:“如今的蚕农,只恨手长得少。养蚕只需要出点力气,所有的麻烦事政府全包了。”王有奇沾政府的光至少有1.7万元
自2012年起,该县先后投资5298万元,创办了涧峪岔蚕桑现代园区,以“风险留给园区,利益让给百姓”为宗旨,带领蚕农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县栽植桑园5.73万亩,主要分布在涧峪岔镇、南沟岔镇、玉家湾镇、余家坪乡等四个乡镇。现有1700多户桑农,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5户。今年养蚕9000张,产鲜茧405吨,创产值1620万元。养蚕成为该县支柱特色产业。
在涧峪岔镇南家峁村养蚕大户赵鹏琴家,县蚕桑开发中心副主任杨小军鼓励她,咱们的园区已经被评为全省首家省级蚕桑园区,养蚕只会越来越赚钱。赵鹏琴笑着说:“自我嫁到这个村上来,30多年了,年年养蚕,没停过一年。全家人吃穿用,全靠卖蚕。这几年,蚕农沾政府的光都说不清了,蚕农只是出个力气,一切生产开销和麻烦事政府全包了。有些勤快人,白天到城镇上做生意,晚上打着手电筒到桑园采摘桑叶养蚕。”
王有奇是该镇毛家河村的养蚕大户,他年均养蚕收入8万多元,前年,他靠养蚕买回了小车。提起养蚕,他说得最多的还是政府的扶持,他说如今的蚕农真是幸福:幼蚕白送,消毒药白给,方格镞白给,建供育幼蚕的大棚钢架材料白送,土地流转桑园承包费政府给出,蚕农只需出力管理桑园。尤其是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县上组织专家来辅导,中心的技术员们事无巨细上门服务和指导。王有奇也算了笔细账,各种补贴算下来他“沾政府的光”一年至少在1.7万元左右。蚕农每斤鲜茧政府补贴2元
蚕茧收购实行的是国家保护价,根据质量不同,通常在每18元到20元之间,而该县蚕桑中心的收购价是22元。以今年为例,全县全年养蚕近万张,产鲜茧405吨,这个补贴的钱算下来就给蚕农让利不小。
这笔巨额的直接补贴,从哪里来的?杨小军介绍道,该县依托广大蚕农研发的蚕砂保健枕、蚕丝被、生态桑叶茶、桑枝香菇等产品投入市场,颇受青睐,每个产品的收入几乎全部让利给了蚕农。
杨小军还告诉蚕农们,园区升格为省级园区,省市县扶持力度就进一步加大,蚕桑业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要把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园区要带动产业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到时,就会有更多的钱来反哺蚕农。
该县桑园资源还有近一半被闲置,这也为规模化生产桑叶茶和蚕农扩大养蚕规模提供了基础。王有奇打算把养蚕规模由20张增加到30张,把他加入的小峰蚕桑合作社的5户蚕农联合起来,投资200万元开办股份制企业,加工蚕砂枕头和蚕丝被。同样,赵鹏琴也信心十足,打算明年再多养育24张蚕,养蚕规模将扩大到48张。
该县蚕桑业的快速发展,有两只“手”共同托起了产业发展的蓝天。一只“手”是政府的呵护与扶持之手;一只“手”是蚕农渴盼致富的勤劳之手。虽说政府有只“看不见的手”,这却是一支充满关爱“看得见”的手。正如养蚕大户赵鹏琴所说:“如今的蚕农,只恨手长得少。养蚕只需要出点力气,所有的麻烦事政府全包了。”王有奇沾政府的光至少有1.7万元
自2012年起,该县先后投资5298万元,创办了涧峪岔蚕桑现代园区,以“风险留给园区,利益让给百姓”为宗旨,带领蚕农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县栽植桑园5.73万亩,主要分布在涧峪岔镇、南沟岔镇、玉家湾镇、余家坪乡等四个乡镇。现有1700多户桑农,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5户。今年养蚕9000张,产鲜茧405吨,创产值1620万元。养蚕成为该县支柱特色产业。
在涧峪岔镇南家峁村养蚕大户赵鹏琴家,县蚕桑开发中心副主任杨小军鼓励她,咱们的园区已经被评为全省首家省级蚕桑园区,养蚕只会越来越赚钱。赵鹏琴笑着说:“自我嫁到这个村上来,30多年了,年年养蚕,没停过一年。全家人吃穿用,全靠卖蚕。这几年,蚕农沾政府的光都说不清了,蚕农只是出个力气,一切生产开销和麻烦事政府全包了。有些勤快人,白天到城镇上做生意,晚上打着手电筒到桑园采摘桑叶养蚕。”
王有奇是该镇毛家河村的养蚕大户,他年均养蚕收入8万多元,前年,他靠养蚕买回了小车。提起养蚕,他说得最多的还是政府的扶持,他说如今的蚕农真是幸福:幼蚕白送,消毒药白给,方格镞白给,建供育幼蚕的大棚钢架材料白送,土地流转桑园承包费政府给出,蚕农只需出力管理桑园。尤其是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县上组织专家来辅导,中心的技术员们事无巨细上门服务和指导。王有奇也算了笔细账,各种补贴算下来他“沾政府的光”一年至少在1.7万元左右。蚕农每斤鲜茧政府补贴2元
蚕茧收购实行的是国家保护价,根据质量不同,通常在每18元到20元之间,而该县蚕桑中心的收购价是22元。以今年为例,全县全年养蚕近万张,产鲜茧405吨,这个补贴的钱算下来就给蚕农让利不小。
这笔巨额的直接补贴,从哪里来的?杨小军介绍道,该县依托广大蚕农研发的蚕砂保健枕、蚕丝被、生态桑叶茶、桑枝香菇等产品投入市场,颇受青睐,每个产品的收入几乎全部让利给了蚕农。
杨小军还告诉蚕农们,园区升格为省级园区,省市县扶持力度就进一步加大,蚕桑业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要把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园区要带动产业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到时,就会有更多的钱来反哺蚕农。
该县桑园资源还有近一半被闲置,这也为规模化生产桑叶茶和蚕农扩大养蚕规模提供了基础。王有奇打算把养蚕规模由20张增加到30张,把他加入的小峰蚕桑合作社的5户蚕农联合起来,投资200万元开办股份制企业,加工蚕砂枕头和蚕丝被。同样,赵鹏琴也信心十足,打算明年再多养育24张蚕,养蚕规模将扩大到48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