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多城联创 > 正文
以人民的视角囊括百年发展梦
时间:2015-11-10 08:38:53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关注“十三五”规划系列网评②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重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人民日报》) 

  从第一个“五”规划开始,再到第十三个“五”规划,发展根本决胜在党,更在人民群众。新一本“五年蓝图”,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科学决策与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这一切涵盖了党和人民的科学凝聚,走的是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人民发展道路,可以说“十三五”的豪言壮举规划尽了全体人民之共识、共想、共谋,可以说“十三五”是共韵改革发展、共擎民族振兴的“共进曲”,可以说“十三五”是吹响梦圆明天的“袅袅幸福音”。 

  一本蓝图动中华。“十三五”不光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极强,而且人民的视野性也极强,从根本上来说,“十三五”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础之上。有评论说,“十三五”蓝图绘到了群众心坎上,这不为过,而恰如其分。百年的发展,是人民的发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保持人民的视角才得捕获风清气爽、朗朗乾坤的无垠视野。所以,“十三五”继续保持高瞻远瞩,把人民的幸福与满意定格在“百年复兴梦”的洪流中。 

  人民的视角就要坚持发展为人民。不仅仅“十三五”,每一个“五年规划”都坚持一个原则——人民主体地位,都有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共同富裕,都有一个奋斗结果——人民美好生活。其实,规划的实质就是人民福祉问题。规划先行,民生为本,人民永远是这本规划中的最终受益者。“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为民更是百年不动摇的硬道理。”这个视角由我们的国体政体决定,由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决定,我们的科学发展规划自然就要直指人民。无疑,“十三五”每一点规划、部署和构想,肩负着“百年发展梦”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的冲刺重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的视角就要坚持发展靠人民。“十二五”时期,在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拼搏顽强、创新开拓,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为我国全面奔向“小康时代”奠定坚实基础。实践数次明晰,人民才是这场“百年发展梦”的主力军,而发展大计必然要靠人民,规划的最终成就者必然是人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点颠扑不破,而大国行动、大国创造、大国发展的“扛鼎者”在人民,要强调“人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五大发展理念”要靠人民参与、尽心、尽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要靠人民献力、献计、献策。“百年发展梦”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要进一步发扬我党的“公仆精神”,还要进一步调动大国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人民的视角就要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中国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这是规划的结果,而结果直接显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常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百年大计的根本索求就是共享共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指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整体“摘帽”,人人共赴小康,我国发展规划始终坚持“共享”理念。毋庸置疑,我们只有在规划后实现改革、发展、建设之成果共享,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保民生、促民生、惠民生,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幸福中国的“大圆桌”上,才能共享百年发展之“大国盛宴”,才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理论、道路、制度的自信度,才能以获之无尽的积极性跨向下一个“百年发展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百年富民强国梦,花好月圆“十三五”。新五年,新规划,新蓝图,新机遇,新发展。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就应加紧团结在习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众志成城,奋起直追,决战冲刺,以“十三五规划”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