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要闻快讯 > 正文
【教育实践】政法系统致力于四项重点工作助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时间:2015-01-05 23:11:30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本报讯(穆慧娟  马强)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面对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政法机关积极回应,坚持以民意为导向,致力于四项重点工作,再度掀起政法干警为民服务新高潮,开创政法综治工作新局面。
    “三官一律”进村(社区)工作解民忧。县委政法委将“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村(社区)工作做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优选384名政法干警和律师进驻全县363个村(社区),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下基层工作一天,对分包村(社区)走访一遍,每周写一篇工作日志,每月办一件好事、实事,每半年上一次法制课或法律咨询,做好六大员(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治安员、组织员、办事员)工作任务,真正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第一时间打击违法犯罪,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稳定和治安秩序持续平稳。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干警累计入户宣传20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79件,为群众办实事36件,征求到群众对政法工作、政法队伍的意见和建议共184条。此举进一步密切了警民联系,夯实了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   
    群防群治工作保民安。按照党政主导、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综合施策的思路。一是继续完善“红袖章”巡防模式,在全县招聘5400名平安志愿者,与社区民警、专职巡逻员、网格员、组成社区治安巡逻队,实行24小时巡防,做到白天见警察、见红袖章,晚上见巡警、见警灯,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二是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健全交通肇事、医患纠纷、诉前调解等专业化、行业性调解组织,动员“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警、老教师、农村能人等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一联三化”工作利民生。由县政法委牵头,推进“县乡联动,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多元化服务”的“一联三化”社区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利用构建的“三级”联动管理平台,将城区划分为69个网格。通过网格员上门入户进行现场信息快速采集,用手机直接将采集的信息和照片及服务情况上传至社会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及时掌握日常事件或重大事件,实现管理的互联互动、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明确、服务到位、运行顺畅的常态化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真正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定其责”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全县各部门上下联动,共同组建了社会服务管理队伍,积极实施“一二三四”服务工程,即“一个行动”红袖章行动,“两个管理”内部管理市场化和社区管理网格化,“三个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服务中心,“四个活动” 社区服务主题周活动、健康实践进万家活动、“1+X”结对帮扶活动和“幸福家庭”等系列文明创评活动,营造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工作效率极高,治安秩序良好,邻里关系融合的幸福社区。
    矫正管理工作安民心。认真学习借鉴“集生理脱毒、身心健康、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禁毒经验,通过冯家屯药物维持治疗服务站,形成“四手拉一手”工作思路,即以药物维持治疗为抓手、以政府为帮手、以公安机关为推手、以家庭社会互动参与为助手。截止目前,累计参加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194人,正在治疗人员105人,每天服药人数约50-60人次,平均每人服药剂量44ml,共计服药1213140毫升,治疗人数保持率为62%。尤其是县公安局在禁毒工作中推出“一对一”帮教新举措,大大降低了成瘾者脱管率,为改变成瘾危险行为,促使患者回归理性,恢复家庭、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