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岁的孩子得了肺炎,吊了七天液体,花了200多元,每天平均就是30元,输液大厅比外面诊所环境又好又便宜,真是合算,使老百姓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家住石窑坪的吴菁女士高兴地说。
群众得实惠源于医院的内部改革和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精妙之处在于医院精心主打的规划、服务、管理和学科建设“四张王牌”。在医院主打的“四张王牌”支撑下,医院本年度业务成绩硕果累累,财务收支取得历史性“红利”,年总收入历史性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2亿元,其中直接医疗收入7800万元。 业务运行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总诊疗人次183448人次,其中门急诊168392人次,日门诊量最高突破600人次,较去年同期145560人次增长16%;总住院人次16872人次,较去年同期13786人次增长22%;年手术量达1788例,较去年同期1546例增长16%;危重病人数858人,较去年同期691人增长21%。
“‘别看广告看疗效’,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通过实实在在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吹出来的,现在我们正是如‘薄利多收’的商场经营一般,下活了公立医院改革这盘棋,不止本县的,就连安塞、子洲、清涧等邻县的患者都跑来看病,看病的人多了,收入自然就高了,职工的收入也提高了,更有积极性,老百姓就更相信我们啊!”县医院院长谢延军自豪地说。“下一步我们就是要紧抓和打好规划、服务、管理和学科建设‘四张王牌’,争取树立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面旗帜。”
据悉,今年县医院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项,开展新项目11项,在省级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荣获县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外出省级医院交流学习300人次。不止县医院摸索出了成功的医改管理经验,而且将成功的管理经验要“复制、粘贴”到其它医疗机构。县镇一体化管理的李家岔镇卫生院和杨家园则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 %、30%、32%、和30%、40%、36%,使全县医疗卫生整体呈现出“四升四降”的喜人局面,即:“门诊住院人次上升,患者满意度上升,业务收入上升,职工收入上升;患者次均费用下降,医疗安全事故下降,运行成本下降,转院转诊率下降”,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公立医院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显现。
“虽然我县的医改成果得到国家卫生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普遍认可,但我们医院改革的步伐、力度及与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我们将提出‘打造陕北领先、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品牌医院’的口号定为奋斗目标。”院长谢延军对医院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
目标已明确,任重却道远。我们相信、坚信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子长县人民医院,扛起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这面发展大旗,一定会走的一帆风顺,更快、更深、更高、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