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称“过年”,是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现代社会日益忙碌的今天,人们却无意间遗失了许许多多元素,今天的人们,你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庙会是怎样?你是否还会为来年的衣食无忧祭祀灶神?你是否还记得祭祖时的条条框框?甚至,不知今天如此忙碌的你是否了解曾经的曾经,先人的春假有几天?
庙会变身记
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对话。逐渐“庙会”演变成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尽管今天的庙会吃喝玩乐样样齐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但传统的、民俗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们逛完庙会之后,总觉得心里还缺点什么。经多年的演绎发展,老北京庙会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只偶有娱乐性的仿祭祀活动表演,更多的是“有会无庙”,公园、体育场等都成庙会的举办场所。庙会已悄然地变了脸。
灶神你还好吗?
腊月廿三辞灶,俗称“过小年”,是灶王爷启程向玉帝汇报的日子。民间为避免灶神上天胡说八道,故节前各家备甜食供祭以粘其嘴。接灶,灶神在天上住了七天,到年三十除夕夜,各家迎接灶神回家过年。如今,祭祀灶神已不再那么正式神圣,人们只是象征性地买一些东西,甚至于若不是街边小贩的提醒,忙碌的人早已遗忘还有这么一项神圣的祭祀活动吧。不知如今的灶神没有人们供奉的美食还好么?
古人过节能休假吗?
在汉代,官员五日一休息,可以回家洗澡更衣。到了春节,则能连休三天。而且比较可爱的是,不鼓励官员在节日加班,如果自愿加班,会受到上司“规劝”。到了唐代,则改成九天一休,而到春节,官员们可以享受足足七天的“黄金周”。最贴心的是,古代的春节黄金周,分别是初一及前后三天,让官员有充裕的准备和过节时间。宋代,黄金周制度被延续下来,休假制度还扩展到官员以外所有服役的人群,到了春节都能享受黄金周。到元代,游牧的蒙古人对汉人节日不感冒,全年假期被缩水到十六天,春节自然没唐宋那般轻松自在。最舒服是明清两代,官员的春节假期从腊月二十开始,到正月二十才收假,简直是“黄金月”。不仅官员,其他各行各业,如商人,也可以休息,全民一起过大年。
庙会变身记
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对话。逐渐“庙会”演变成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尽管今天的庙会吃喝玩乐样样齐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但传统的、民俗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们逛完庙会之后,总觉得心里还缺点什么。经多年的演绎发展,老北京庙会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只偶有娱乐性的仿祭祀活动表演,更多的是“有会无庙”,公园、体育场等都成庙会的举办场所。庙会已悄然地变了脸。
灶神你还好吗?
腊月廿三辞灶,俗称“过小年”,是灶王爷启程向玉帝汇报的日子。民间为避免灶神上天胡说八道,故节前各家备甜食供祭以粘其嘴。接灶,灶神在天上住了七天,到年三十除夕夜,各家迎接灶神回家过年。如今,祭祀灶神已不再那么正式神圣,人们只是象征性地买一些东西,甚至于若不是街边小贩的提醒,忙碌的人早已遗忘还有这么一项神圣的祭祀活动吧。不知如今的灶神没有人们供奉的美食还好么?
古人过节能休假吗?
在汉代,官员五日一休息,可以回家洗澡更衣。到了春节,则能连休三天。而且比较可爱的是,不鼓励官员在节日加班,如果自愿加班,会受到上司“规劝”。到了唐代,则改成九天一休,而到春节,官员们可以享受足足七天的“黄金周”。最贴心的是,古代的春节黄金周,分别是初一及前后三天,让官员有充裕的准备和过节时间。宋代,黄金周制度被延续下来,休假制度还扩展到官员以外所有服役的人群,到了春节都能享受黄金周。到元代,游牧的蒙古人对汉人节日不感冒,全年假期被缩水到十六天,春节自然没唐宋那般轻松自在。最舒服是明清两代,官员的春节假期从腊月二十开始,到正月二十才收假,简直是“黄金月”。不仅官员,其他各行各业,如商人,也可以休息,全民一起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