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强)从2013年后半年至今,城区群众发现,很多以前困扰大家生产生活的大小问题不见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还没来得及向社区中心反映就被解决了。而且城区各个地方都出现了“红袖章”青年每天到处“转悠”查看。到底这些问题是谁上报谁解决,“红袖章”青年在查看些什么?带着疑问,记者悄悄走进街道办米梁山社区。
时值中午,红日当头,记者刚到米梁山芽巷口就看到了群众所说的“红袖章游击队”,她正站在路边一排载满垃圾的垃圾桶旁“玩手机”,记者随机上前进行了采访。
“红袖章”名叫张改红,是我县一名公益性岗位职工,负责米梁山社区芽巷周边的城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刚才“玩手机”,正是发现了自己负责区域的垃圾桶已满,为了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手机上的“PAD终端服务器”向街道办城区服务管理指挥平台上传信息,然后由指挥中心及时分流处理。
张改红帮自己“网格”居民干家务
“因为自己无法清理,所以就上传给指挥中心,分流给城管局来及时办理,平时能自己处理的问题都不会上传。”张改红介绍说。采访时,时不时有路过和她打招呼的居民,居民们向记者夸她是大家的贴心人。
为提高社会事业服务功能,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一些热难点问题,着力构建快捷有效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我县于2013年启动“一联三化”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县乡联动,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多元化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城区面貌,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各类琐碎事务。像张改红这样的基层社区服务人员全县城区六大社区共有69名,覆盖了整个县城居民区。他们通过每天在自己服务的“网格区”监督查看,及时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上传街道办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作出分类,涉及哪个部门的反馈哪个部门,监督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小到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报、打扫卫生,大到社区停水停电、道路损坏、井盖缺失,无一不在服务范围内。
群众利益无小事,正是这些看似“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小事,却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满意。“一联三化”网格员在行动,让这支小小“游击队”,如燎原的星星之火,点亮“便民服务”的旗帜,迅速燃遍红都子长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