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乐)6月9日18时45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央视十套)将在《文明密码》栏目播出特别录制节目《子长黄土情》,着重展示子长县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
节目以4个故事重点展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有“中国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第二敦煌”之称的子长钟山石窟。以子长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长煎饼为代表的特色美食荞麦宴的制作过程。以及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代表中华民族民间艺术远赴俄罗斯、爱丁堡等地进行国际交流,享誉国内外的子长唢呐。同时,对子长县别具一格的子长道情等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报道。这是继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十三套)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对子长春节民俗文化,子长唢呐、秧歌进行直播,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子长县“红红火火过大年”场景之后,中央电视台对子长县民俗文化活动的再一次专题拍摄。
子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块历史文化、黄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神奇土地。近来以来,子长县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创建文化大县、旅游名县为目标,着力构建历史传统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三大文化体系,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抢救挖掘和传承推广民间艺术遗产,子长唢呐、子长煎饼、子长刺绣、瓦窑堡的传说等90个项目列入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挖掘、发展陕北民间艺术,子长县组织成立了子长唢呐协会、子长道情协会等专业协会,推动了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和传承。子长特色民俗活动正作为一个品牌,逐渐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彰显了子长民间文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