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城管局积极探索破解管理执法难题,坚持严中求全、细中求精、实中求真,把管理的触角更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使城市管理工作更接地气,力争当好城市总管家,做好群众贴心人,服务群众零距离,着力打造“精细城管、和谐城管、贴心城管”。
强化内部管理,着力打造“精细城管”。一是学习教育,注重实效。采取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规定篇目与业务知识相结合等方式,认真学习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等相关要求及城管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净化党员干部思想,锤炼清廉务实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坚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结合起来,对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立行立改,重点在环卫管理中推行24小时保洁制度;对主街道垃圾增加清运次数确保随产随清;对人流较多的公厕及时调整开放时间;组建城管早中晚执勤中队,弥补市容秩序管理空挡;成立建筑垃圾管理中队,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场1座,有效缓解城区乱倾倒、乱抛撒建筑垃圾现象;全天候对市政和绿化设施巡查养护,全方位突显活动成效。二是完善制度,细化工作。修订完善城管局请假考勤、车辆及驾驶员管理等9个制度,细化了《环境卫生保洁质量与环卫工人考评管理办法》、《城区公厕保洁质量与管理人员考评管理办法》等11项考核办法,并以此为依据制作日考评手册,按照中队长——片长——协管员——一线工人“四级梯次”管理模式,用全勤制、十分制、百分制“三制”量化考评,奖优罚劣,按月兑现,达到“三个挂钩”(即雇用人员工资档次与工作岗位、成效挂钩;正式人员的岗位薪酬与出勤、工作效能挂钩;累计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树模、人员流转挂钩),以严格的制度配以详实考核,解决了城管管理难的“瓶颈”问题,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目标。三是强化督查,严字当头。全面推行城管工作定期督查考核制度,配套组建城管督查中队,实行日督查、日考核、月通报制度,每天对环卫管理、市容秩序、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燃气安全等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能当场解决的,迅速电话通知有关单位,限时整改。需要一定时间办理的,现场拍照并同督办单一并下发,落实责任人和处理时限,限期办理落实,办结后将整改后的现场照片随回执单一并反馈,同时对分管领导、中队长、责任人员严管重罚,对处理结果跟踪核查,使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创新执法模式,着力打造“和谐城管”。一是以写代罚赢取民心。推行“温情执法、亲民管理”,对流动商贩由原来的重罚、轻罚,到现在彻底取消罚款,采取让违规摊贩书写承诺书(至少可写两次)、找保人、打欠条(形式上)等方式,以承诺书代替罚款制,化解执法矛盾。对屡教不改的“钉子户”、“难缠户”,采取暂扣经营物品,举办集中培训班等措施,以情感化、以理说教,寓服务于管理中、寓真情于服务中,赢取广大流动商贩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堵疏并济解决难题。设立城管临时摊位安置点6处,搭建彩钢遮雨棚20座占地900平米,焊接不锈钢售货台14个,统一制作烧烤专卖车20辆,划设儿童游乐玩具专用场地2500 平米,先后安置流动经营户100多户,四处“游击”流动叫卖现象大大减少,既满足流动商贩经营维持生计,又达到了还路于民、还街于民的效果。三是换位参与互动体验。开展“试当一天城管员、体验城管难不难”、“大手牵小手、争当城管员”等互动体验活动,让广大市民尤其“难缠户”、“钉子户”参与其中,进行角色置换,感受城市管理者的艰辛。四是齐抓共管凝聚民力。发布《实施“四包两禁止”责任制的通告》,制作“四包两禁止”责任牌,明确单位门店责任范围、责任要求及法律责任,免费在县城4000余家单位、门店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并与各单位、业主签订责任书,落实监管责任和处罚措施。五是狠抓源头保障服务。制定《城管人员十条禁令》、《城管人员仪表规范》、《城管人员形象八要八不要》、《城管人员违规违纪处理处罚办法》等制度办法,对执法人员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执法行为、服务过程等方面采取“红线”管理,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促进工作。大力实施“五个一线”工作方法,即情况掌握在一线、研究创新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便民服务在一线。使管理和服务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
成立城管流动党员党支部,着力打造“贴心城管”。成立了城管流动党员党支部,支部下设2个活动点,推选政治觉悟高、工作敬业、群众认可的2名党员担任联络员,制定党员联络员“社会正能量传播员、信息传递通讯员、日常工作履行员、发挥作用示范员、伸张正义监督员、党员群众帮扶员”六员职责。一是流动党员率先创建,示范引领。开展“示范街区、示范岗位、工作标兵”创评活动,每月在一线岗位中评选先进工作者20名,是党员的授予工作标兵,对评选出的先进实行现金奖励、动态管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工人率先创建,建成“长兴街市容秩序示范街”、“ 安兴街环境卫生示范街”和“瓦窑堡休闲长廊园林绿化示范区”3个流动党员工作示范街区。二是借助党员活动点议事平台,集民意解民忧。借助这一平台,该局及时整理反映的有关问题,通过协调请示,先后为环卫工人交纳了工伤保险,执行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联系医疗单位为环卫工人进行义务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建成环卫工人休息厅13个,每天免费为顶岗工人配送早午餐。协调爱心企业和沿街门店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理发、洗澡、饮水等,从细微处给一线工人以温暖。同时解决了“芽巷公厕门口无栅栏”、“个别环卫协管员安排工作优亲厚友”、“城关粮站小吃城无供水设施”等11个突出问题,赢得党员群众交口称赞。三是发挥联络员优势,及时化解信访矛盾。流动党员和广大工人整天生活工作在一起,工人的一言一行、异常举动,联络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对发现工人有异常情绪甚至有上访苗头等不稳定倾向的举动,联络员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谈心,了解事情的原委,建议处理的方法,并及时逐级反映,使工人的正当意愿及时得到申诉,避免因问题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导致上访事件的发生。
强化内部管理,着力打造“精细城管”。一是学习教育,注重实效。采取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规定篇目与业务知识相结合等方式,认真学习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等相关要求及城管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净化党员干部思想,锤炼清廉务实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坚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结合起来,对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立行立改,重点在环卫管理中推行24小时保洁制度;对主街道垃圾增加清运次数确保随产随清;对人流较多的公厕及时调整开放时间;组建城管早中晚执勤中队,弥补市容秩序管理空挡;成立建筑垃圾管理中队,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场1座,有效缓解城区乱倾倒、乱抛撒建筑垃圾现象;全天候对市政和绿化设施巡查养护,全方位突显活动成效。二是完善制度,细化工作。修订完善城管局请假考勤、车辆及驾驶员管理等9个制度,细化了《环境卫生保洁质量与环卫工人考评管理办法》、《城区公厕保洁质量与管理人员考评管理办法》等11项考核办法,并以此为依据制作日考评手册,按照中队长——片长——协管员——一线工人“四级梯次”管理模式,用全勤制、十分制、百分制“三制”量化考评,奖优罚劣,按月兑现,达到“三个挂钩”(即雇用人员工资档次与工作岗位、成效挂钩;正式人员的岗位薪酬与出勤、工作效能挂钩;累计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树模、人员流转挂钩),以严格的制度配以详实考核,解决了城管管理难的“瓶颈”问题,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目标。三是强化督查,严字当头。全面推行城管工作定期督查考核制度,配套组建城管督查中队,实行日督查、日考核、月通报制度,每天对环卫管理、市容秩序、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燃气安全等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能当场解决的,迅速电话通知有关单位,限时整改。需要一定时间办理的,现场拍照并同督办单一并下发,落实责任人和处理时限,限期办理落实,办结后将整改后的现场照片随回执单一并反馈,同时对分管领导、中队长、责任人员严管重罚,对处理结果跟踪核查,使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创新执法模式,着力打造“和谐城管”。一是以写代罚赢取民心。推行“温情执法、亲民管理”,对流动商贩由原来的重罚、轻罚,到现在彻底取消罚款,采取让违规摊贩书写承诺书(至少可写两次)、找保人、打欠条(形式上)等方式,以承诺书代替罚款制,化解执法矛盾。对屡教不改的“钉子户”、“难缠户”,采取暂扣经营物品,举办集中培训班等措施,以情感化、以理说教,寓服务于管理中、寓真情于服务中,赢取广大流动商贩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堵疏并济解决难题。设立城管临时摊位安置点6处,搭建彩钢遮雨棚20座占地900平米,焊接不锈钢售货台14个,统一制作烧烤专卖车20辆,划设儿童游乐玩具专用场地2500 平米,先后安置流动经营户100多户,四处“游击”流动叫卖现象大大减少,既满足流动商贩经营维持生计,又达到了还路于民、还街于民的效果。三是换位参与互动体验。开展“试当一天城管员、体验城管难不难”、“大手牵小手、争当城管员”等互动体验活动,让广大市民尤其“难缠户”、“钉子户”参与其中,进行角色置换,感受城市管理者的艰辛。四是齐抓共管凝聚民力。发布《实施“四包两禁止”责任制的通告》,制作“四包两禁止”责任牌,明确单位门店责任范围、责任要求及法律责任,免费在县城4000余家单位、门店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并与各单位、业主签订责任书,落实监管责任和处罚措施。五是狠抓源头保障服务。制定《城管人员十条禁令》、《城管人员仪表规范》、《城管人员形象八要八不要》、《城管人员违规违纪处理处罚办法》等制度办法,对执法人员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执法行为、服务过程等方面采取“红线”管理,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促进工作。大力实施“五个一线”工作方法,即情况掌握在一线、研究创新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便民服务在一线。使管理和服务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
成立城管流动党员党支部,着力打造“贴心城管”。成立了城管流动党员党支部,支部下设2个活动点,推选政治觉悟高、工作敬业、群众认可的2名党员担任联络员,制定党员联络员“社会正能量传播员、信息传递通讯员、日常工作履行员、发挥作用示范员、伸张正义监督员、党员群众帮扶员”六员职责。一是流动党员率先创建,示范引领。开展“示范街区、示范岗位、工作标兵”创评活动,每月在一线岗位中评选先进工作者20名,是党员的授予工作标兵,对评选出的先进实行现金奖励、动态管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工人率先创建,建成“长兴街市容秩序示范街”、“ 安兴街环境卫生示范街”和“瓦窑堡休闲长廊园林绿化示范区”3个流动党员工作示范街区。二是借助党员活动点议事平台,集民意解民忧。借助这一平台,该局及时整理反映的有关问题,通过协调请示,先后为环卫工人交纳了工伤保险,执行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联系医疗单位为环卫工人进行义务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建成环卫工人休息厅13个,每天免费为顶岗工人配送早午餐。协调爱心企业和沿街门店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理发、洗澡、饮水等,从细微处给一线工人以温暖。同时解决了“芽巷公厕门口无栅栏”、“个别环卫协管员安排工作优亲厚友”、“城关粮站小吃城无供水设施”等11个突出问题,赢得党员群众交口称赞。三是发挥联络员优势,及时化解信访矛盾。流动党员和广大工人整天生活工作在一起,工人的一言一行、异常举动,联络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对发现工人有异常情绪甚至有上访苗头等不稳定倾向的举动,联络员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谈心,了解事情的原委,建议处理的方法,并及时逐级反映,使工人的正当意愿及时得到申诉,避免因问题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导致上访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