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乐 郭治葆)今年以来,新城派出所冯家屯社区警务室按照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警务战略、社区民警专职化及校园安全工作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警务室紧紧围绕“平安创建”这一中心,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总体工作目标,强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通过“微警务室”等方式方法,广泛发动群众、教育群众、说服群众,使民为警所用,警为民服务,充分发挥了警务室“零距离”服务群众,“微距离”防范各种可防性灾害事故,“近距离”打击违法犯罪的职能作用,实现辖区治安稳定,人民群众满意。
民警进校园 秩序得改善
冯家屯社区警务室民警通过向学生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刑法》等有关法律知识,以案说法,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发生在同龄人或者身边活生生的案例,深刻剖析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同时给学生传授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避免不法侵害等安全方面的防范常识,使学生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性,鼓励学生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配合公安机关共同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冯家屯社区警务室在辖区内的两所学校开展法制大讲堂4起,进班级法制宣传80余起,不定期进行校园及周边大清查大整治6起,打击处理赌博窝点3个,消毁麻将桌19张,游戏机5台,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1处,收缴管制器具10余把,每天不定期在校园及其周边巡逻,使学生们真正懂得了遵纪守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道理,切实增强了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涉及学校师生的案件显著下降。
“学子”成纽带 百姓得平安
充分利用学生课间时间和上下学时间,冯家屯社区警务室民警主动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及便民利民措施,与学生会、班干部约谈,延伸至广大家长,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及便民利民措施,即锻炼了学生,又将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及我们公安机关的便民利民措施。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法制意识,促进违法犯罪率下降。
新城派出所将社区警务室设置在校园里,通过日复一日不断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公安干警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既促进了校园治安的好转又强化了民警与群众的联系。今年以来,社区民警充分利用学生的纽带作用,进村入户走访群众360余户,有效增强群众的治安防范措施,进一步强化防范打击暴恐犯罪、基础排查管控及阵地控制工作。
深化2+6+X社区警务模式
打造群众身边派出所
冯家屯社区警务室实行“2+6+X”社区警务模式,即2名社区民警,6名协警,14名网格员(X表示不同的社区有人数不等的网格员),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将社区民警从派出所值班、执勤、案件侦办等工作中脱离出来,真正实现专职化常驻社区,让社区民警当好治安员、巡防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的“五小员”。并对辖区情况做到一口清,成为辖区的“活地图”,便民的“活档案”,服务的“活指南”,从而达到“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打击犯罪。
勇于创新 信息警务显身手
新城派出所社区专职民警充分发动辖区内保单位、九小场所、特种行业治安负责人及治安积极分子,将其微信账号全部添加入派出所的微信,每天由专人通过微信与其紧密联系,知其所需,更好地为其服务,及时掌握治安动态,获取案件信息,既方便群众,又实现快速打击处置。比方说:某宾馆用微信发过来一条疑似用假身份证登记入住的疑似高危分子,民警可以及时通过网战平台核实处置。治安积极分子张某某发现,小偷正在偷邻居家的东西,民警可以请张某某通过微信发过来几张现场照片或者几段视频,以便公安机关及时依法予以打击。群众李某某反映邻居家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或者燃气探测报警器在鸣叫,专职社区民警就可以过去看一看,以便将灾害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KTV有人酗酒滋事,民警可以请治安责任人将现场照片与视频发到微警务平台,以便指派适当警力予以处置。
通过信息警务,诚心向群众征求意见及建议,冯家屯社区警务室广泛收集案件线索,营造出“民为警所用,警为民服务,警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推动公安工作“更上一层楼”,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