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要闻快讯 > 正文
良种培育助推我县马铃薯产业发展
时间:2015-03-31 11:36:02作者:何洋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在陕北,土豆是老百姓的主要食材,也是这里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我县素有“中国洋芋之乡”之称,为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技含量,近年来,我县专门组建了延安市首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负责全县薯业的发展规划,马铃薯脱毒良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填补了全市不能生产试管苗和原原种的空白,实现了马铃薯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近年来,县薯业良种繁育中心围绕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提升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示范引领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目标,全面开展了特色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脱毒种薯工厂化快繁、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栽培以及薯产品深加工试验示范工作,逐步形成了种植、科研、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现已拥有组培实验楼一栋,质鉴品鉴挂藏楼一栋,组培室及办公室窑洞24孔,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气调式薯库1座,网室大棚16座,试验示范基地100亩,设计年生产试管苗100万株,生产微型薯200万粒。2014年被延安市科技局批准为延安市马铃薯工程研发中心。
    据县薯类研究所所长薛虎介绍,“去年(2014年)我们共生产试管苗50万株,微型薯60万粒,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马铃薯良种的引进和繁育工作,逐步完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填补延安市不能生产试管苗和微型薯的空白,为我县薯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第一“瓶颈”问题,近年来,我县先后筹措资金 1493 万元,全力推进马铃薯良种工程,目前已先后有 3个马铃薯新品种在我县成功选育出并推广,累计推广面积 26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3.4亿多元。其中,青薯九号是第一个淀粉含量超过 22% 的马铃薯品种,也是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克新一号是延安市第一个马铃薯品种,累计推广 25万亩。在进行马铃薯原种繁育过程中,该县按照统一供应原原种、统一搭建网棚、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贮藏、统一品牌销售的标准,已初步形成了培育瓶苗、温室繁育原原种、网室繁育原种、大田扩繁一、二级良种的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县薯业开发中心主任景如岳说,“ 近年来,我们按照“稳定面积、优化品种,主攻单产、增大总量”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项目投资和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完成了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下达的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已建成万亩示范田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10个,重点引进推广克新一号,青薯九号,费乌瑞它等三个优良品种,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中、省要求。”
    通过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2014年,全县马铃薯产业总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3 %,农民人均从马铃薯良种产业中获益19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25%。截止目前,共种植马铃薯26万亩,其中,早播覆膜和间套种植5000亩,大垄沟种植10万亩,引进脱毒良种600吨,生产马铃薯35万吨,实现薯业总产值5.3亿元。
    对于今后的发展,景如岳说,“今年计划生产试管苗100万株,生产原原种150万粒,原种100吨,将我县尽快建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种薯生产基地,加快薯产品加工转化步伐,积极指导薯类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上档次、上规模、上品牌、上效益,总之,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薯类产业强县,现代农业富民的战略目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