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子长县针对流动党员逐年增多、外流人口管理松散,无法保证开展常规的组织生活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在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相对比较集中、便于开展集体组织生活的子长县城区设立了李家岔镇流动党员党支部,率先推行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定期参加组织生活。
子长县李家岔镇地处子长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镇共有党员801人,其中流动党员307人,外流人口14074人。2012年该镇试点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严格选配党小组组长和党员中心户,成立了运输、服务、建筑、工商和其他综合服务5个劳务联络小组,建立了发布劳务信息、培训劳务技能、维护用工权益、增加劳务输出的服务平台。
子长县李家岔镇党委副书记、流动党支部书记贾龙告诉笔者:“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动党员党支部组建于2012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现在所处的这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于去年2014年组建而成,现有工作人员五人,和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在流动党员管理上,实行的是流动党员托管制。由党小组组长联络在子长城区的122名外流党员,再由这122名党员联系在城务工的6155名外流人口,这样就实实在在的将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失出去的流动人口和外流党员,实实在在的笼罩在党组织之下。”
李家岔镇流动党支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完善,切实掌握了全镇流动党员在县城境内务工情况,详细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务工性质等情况,并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和流动党员台账,以半年为周期,随时更新内容,掌握流动档案。
同时,该镇通过整合资源,实行流动党员党支部和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并落实专职人员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确保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动党支部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鲁向香说:“李家岔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开设法制宣传、计划生育、农村合疗、养老保险、民政救济与退耕还林等各项窗口业务,实行代办制。开设三年来共办理各项业务5800多件,答复群众意见750多件,解决信访积案17件,可为前来办事的群众节约100多万元。”
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动党员贺四告诉笔者:“李家岔办起了便民服务站,给群众带来了很方便的事情。农村人要回乡镇上办些事,说实心话有时候上下行动实在不方便,现在只要他们把一些东西,一些资料放在这儿,这的人就可以直接把东西带到乡镇。群众对这个事情很高兴很满足。还办起了党员爱心资金会,对社会上的一些大学生,残疾的有大病的进行救助,大家都感到很好。”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流动党员党支部“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作用已经得到发挥,不仅成为流动党员固定的组织活动阵地,也成为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站,在外出人员与家乡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如今,流动党支部在丰富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提升为城区务工人员的便民服务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
据了解,子长县共有外出流动党员3252名,占党员总数的25.46%,其中流入到县城内的农村流动党员1110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始终保持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子长县针对农村外流党员相对低龄化、大多有一技之长、居住分散、逐年增多,且去向难把握、教育管理难组织、模范作用难发挥、农村主导产业难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制定了《子长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推行流动党员中心户,开通网上手机课堂,健全落实流动党员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思想汇报、党费交纳等制度保证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子长县李家岔镇地处子长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镇共有党员801人,其中流动党员307人,外流人口14074人。2012年该镇试点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严格选配党小组组长和党员中心户,成立了运输、服务、建筑、工商和其他综合服务5个劳务联络小组,建立了发布劳务信息、培训劳务技能、维护用工权益、增加劳务输出的服务平台。
子长县李家岔镇党委副书记、流动党支部书记贾龙告诉笔者:“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动党员党支部组建于2012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现在所处的这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于去年2014年组建而成,现有工作人员五人,和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在流动党员管理上,实行的是流动党员托管制。由党小组组长联络在子长城区的122名外流党员,再由这122名党员联系在城务工的6155名外流人口,这样就实实在在的将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失出去的流动人口和外流党员,实实在在的笼罩在党组织之下。”
李家岔镇流动党支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完善,切实掌握了全镇流动党员在县城境内务工情况,详细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务工性质等情况,并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和流动党员台账,以半年为周期,随时更新内容,掌握流动档案。
同时,该镇通过整合资源,实行流动党员党支部和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并落实专职人员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确保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动党支部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鲁向香说:“李家岔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开设法制宣传、计划生育、农村合疗、养老保险、民政救济与退耕还林等各项窗口业务,实行代办制。开设三年来共办理各项业务5800多件,答复群众意见750多件,解决信访积案17件,可为前来办事的群众节约100多万元。”
子长县李家岔镇流动党员贺四告诉笔者:“李家岔办起了便民服务站,给群众带来了很方便的事情。农村人要回乡镇上办些事,说实心话有时候上下行动实在不方便,现在只要他们把一些东西,一些资料放在这儿,这的人就可以直接把东西带到乡镇。群众对这个事情很高兴很满足。还办起了党员爱心资金会,对社会上的一些大学生,残疾的有大病的进行救助,大家都感到很好。”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流动党员党支部“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作用已经得到发挥,不仅成为流动党员固定的组织活动阵地,也成为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站,在外出人员与家乡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如今,流动党支部在丰富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提升为城区务工人员的便民服务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
据了解,子长县共有外出流动党员3252名,占党员总数的25.46%,其中流入到县城内的农村流动党员1110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始终保持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子长县针对农村外流党员相对低龄化、大多有一技之长、居住分散、逐年增多,且去向难把握、教育管理难组织、模范作用难发挥、农村主导产业难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制定了《子长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推行流动党员中心户,开通网上手机课堂,健全落实流动党员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思想汇报、党费交纳等制度保证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