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要闻快讯 > 正文
“小网格”网住食药品“大安全”——子长县推行食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成效显著
时间:2015-09-15 17:42:24作者:王东东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子长县总人口27.3万人,县域内有小作坊、小摊贩、小食杂店、小饭桌、小餐饮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864家,数量多、分布广。这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上的难题,也是威胁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为破解监管难题,子长县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整合盘活各层面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建立了县、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扫除监管盲区,实时动态管理,基本实现辖区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358个网格就有358名食品药品协管员
    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11年起探索推行“定片定区、定岗定责、定人定位”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切实夯实各级监管责任。将全县划分为4个一级责任片、12个二级责任片和48个三级责任片,同时聘用358农村食品药品协管员作为监管补充力量,他们充分发挥身在基层、发现问题早、收集信息快的优势,履行好信息员、宣传员、联络员、监督员职责,通过巡查、接受群众举报、协助监管部门执法检查,收集管辖网格内食品生产经营网点的基本信息,建立基础台账,并开展违法情况举报工作。确保监管工作不留死角和空白,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
    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彬林告诉记者,所谓“网格化管理”,即每个网格由对应的网格监管员实行“一对一”负责,具体负责网格责任区内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消费投诉等多项工作。
    张瑞是该县食品药品监察大队的一名干部,也是该县安定东路网格监管责任区的一名网格监管员。她告诉记者,“每天都和相邻网格的监管员组成检查小组,对网格责任区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经营许可情况,食品药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执行情况,食品药品储存和销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从业人员管理情况,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场所规范情况,以及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督检查,以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2012年4月,子长冯家屯村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在村子里日常巡查时发现了一涉嫌非法加工猪油黑窝点,调查了解情况后,他及时地向上级食药监部门反馈,经片区执法人员不懈地跟踪和摸排调查,一举查处了轰动全国的“陕北地沟油第一案”。
    据了解,实行网格化监管后,全县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每天都会自觉地去网格责任区巡查,责任意识较以往有更大提高,工作热情也大大增强,监管区内服务工作效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网格监管员真正成为了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负责到位的  “服务员”和守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守护神”。
    “一票通”保障合法权益  实现食品质量双向溯源
    食品安全屡屡困扰着民众,尤其是黑作坊,这边打击了,那边又冒出来了,死灰复燃的现象不少,不断威胁着市民的餐桌。如何从根本上铲除这些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的黑作坊?从2014年11月起,子长县全面推行“一票通”制度。据了解,“一票通”就是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证照和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购货者名称、购货时间等内容以正反方式印制,合二为一,形成同一多联票据,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销售食品时必须向购货者出具的销售凭证。食品采购者只要能够索取“一票通”,即可达到索证索票的双重目的,确保小作坊产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查。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对无法提供“一票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其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得进入市场。子长强力推行“一票通”制度的落实,通过对压缩未取得审查登记证的小作坊的市场销售空间,以市场监管倒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范合法经营,迫使食品加工黑作坊及食品“游击”供货摊贩失去市场空间,进而逐步遭到淘汰,维护守法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说起“一票通”的好处,卓豆馨豆制品的老板陈刚说自己最有发言权。“我是最早使用‘一票通’的食品加工企业,也是第一批的受益者。我的场子是从2014年的10月开始生产的,之前由于黑作坊成本低,每次在销售时总是看着我的产品价格往下压价,每次我卖2块5,他们就卖2块,拉走了我的客源,抢占了我的市场,很是恼火但是无奈。后来县上推行了‘一票通’机制,规定没有‘一票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其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得进入市场,由于他们是黑作坊,没有相应的手续,所以拿不到‘一票通’,时间久了,就慢慢的倒闭,退出了市场。之前我每天的营业额是两、三百,现在一下就涨到了三、四千,你看这变化有多大。”
    “一票通”制度的推行既打击了“黑作坊”,维护了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让食品销售企业心里更有底了。
    9月8日,记者在该县人人家时代购物广场食品超市的“一票通”票据中看到,食品生产企业和购货单位的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规格、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生产企业公章及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和收货人等内容都详细登记在内。票据的背面还附着小作坊的营业执照和审查登记证的复印件。
     “以前,超市对采购的水果、蔬菜的登记没有这么详细,如今, 这‘一票通’把这些产品的信息都登记全了,省了很多事,而且简化了索证索票的手续,一张单子顶过去的几张单子。” 人人家时代购物广场食品超市经理姜富梅说,以前追溯要查很多数据,如今超市销售的每批产品均可通过“一票通”台账逆向追查到生产企业,她的心里也更有底了,“如果从有问题的批次中查到提供商,以后肯定不会从这个企业那进货了。”
    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察大队大队长李军说,子长是从11月份全面推广“一票通”的,原来生产流通的票据都是五花八门的,接到群众的举报要监管的话,需要送货单凑到一起,从繁冗的数据中筛查,现在全面统一规范,并且可以双向溯源,监管更高效了。
    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支部书记武占斌介绍,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将食品生产企业销货凭证与购货单位的进货凭证设计成固定格式和内容的“一票通”票据,食品生产企业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健全采购台账、生产过程记录台账、成品批批检验台账及成品出入库等台账。他说,食品生产企业“一票通”制度关键是掌握食品质量源头信息,而“一票通”票据不仅是生产流通领域的销售凭证、供货凭证、销售合同,还可以通过生产日期和批号实现产品生产销售的可追溯。
    农村聚餐严格备案  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子长县属于山区县,由于受传统的风俗影响,农村百姓家庭自办宴席和宗教聚餐现象很普遍。同时,由于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在家庭自办宴席过程中,普遍存在场地狭小、设施简陋、操作人员未经正规培训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极容易引起的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这一问题已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该县实行当地农村聚餐报告登记制度,加强监管,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9月8日,记者随该县安定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干部杨艳来到该镇三十里铺村,恰逢村里的一老人正在举办寿宴,现场约有百余人正在用餐,场面煞是壮观。见到执法队员前来,寿宴举办人赶紧拿出了采购单、食品安全承诺书等一叠证件。
事主告诉记者,今天是自己父亲的寿宴,他们在提前一个星期就到当地食药监所进行了报告登记,昨天工作人员还对所有菜品进行了取样检测。
    据安定镇食药监所所长秦宽介绍,目前针对农村宴席、宗教聚餐达到50人均要提前3天到当地食药监所进行报告登记,然后由食药监所派工作人员前往实地进行检查指导,并与事主共同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填写安全指导意见。
    人数50人(含50人)以上的由举办者或承办者提前3天向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报告,就餐人数在200人(含200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在200人以上的由网格监管人员对原料、加工过程、清洗消毒等情况进行到户现场指导,事后跟踪回访,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目前,全县8镇1街道办358个行政村均配备有食品安全协管员,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该县在不断完善农村聚餐报告登记制度的基础上,继续狠抓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专项整治和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坚决防控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大力推行量化分级管理,营造寻找“笑脸”就餐氛围。在严格执行小餐饮“三池五柜八有一整洁”设置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量化分级”管理手段,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积极营造“寻找笑脸就餐”的社会氛围。今年上半年,共指导规范餐饮单位475家,停业整顿13家,督促整改85家,量化等级评定率达到97.2%,解决了餐饮店不规范问题,取得了“小”餐饮“大”监管的良好效果。
    立足狠抓专项整治,打击违法犯罪。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专项整治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补充,分阶段、分行业、分层次开展了学校食堂、厂矿单位、建筑工地、旅游景点、重大节假日的专项整治,分品种开展了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调味品、中药饮片、植入性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了“地沟油”案、非法添加罂粟壳案、用工业松香加工猪头肉案等一系列食品安全案件,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极大的提升了群众消费信心。特别是在2015年全省开展的“飓风行动”中,该县积极响应,重拳出击,取缔无证生产桶装饮用纯净水黑水厂1处,查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豆芽作坊3家,立案调查非法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违法案件4起,有力保障了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立足开展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共治。走进农村集市,采取现场咨询、假劣药品展示、张贴标语、发放科普读物等方式,向赶集的群众宣传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宣传农村集体聚餐注意事项。开展食品药品知识进学校、进农家、进企业活动,引导学生和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正确认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利用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熟悉农村生活的优势,在农忙时间到田间、地头宣传饮食用药注意事项,增强群众食品药品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老百姓进一步了解了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及有关知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第四届“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通过实行网格化监管,不仅强化了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力的促进了工作落实,树立了全县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良好形象。同时强化了监管能力,提升了监管水平,更好的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幸福新子长打下了基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