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红都瓦窑堡】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千年安定古镇,邀您见证历史的美丽……
时间:2015-08-15 19:44:37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走进红都瓦窑堡 感受魅力将军县”采风采访第二站——安定古镇

 

安定镇是中国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自隋唐起即为边关要塞,元朝开始设县,历代为当地政治中心。1942年5月,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县城迁至现在的瓦窑堡镇,改名为子长县,安定县降格为安定镇至今。

安定镇是陕北目前保存最好的宋明古镇,镇内钟山石窟群、明代古城墙、清代窑洞和民国衙门旧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到此探古寻幽。历史遗存宛如碎玉般分散其间,似需细细寻访,却又总能不期而遇。

刚到古镇西门,采访采风团成员就拍摄起来

城内西门内镶嵌有一块民国时期冯玉祥廉政誓言碑,石碑高1.5米,宽为0.7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安定县十字拱窑洞县衙建筑创意三奇:

一奇: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作为县衙,人们印象中,它是举架式的砖木结构建筑,以巍峨与威严显示其存在,而安定县衙却另辟蹊径,做成砖拱窑洞式。

二奇:安定县衙砖拱窑不但在安定,就是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窑洞类型中,多数属于筒拱,而它是十字拱。

三奇: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以及州县官府衙署都是南向的,而州府官员等升堂听政都是坐北向南的,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建筑规制。但安定县衙却反其道而行之——坐西面东!这在全国却是唯一的。

古朴大气的衙门门面——窑脸又是这座十字拱窑洞衙门的提气之作。两旁的耳窗上方嵌进石刻题字,左为“光风霁月”,右为“青天白日”上款表述为“民国十三年菊月建”,落款书曰“榆阳韦鸿德题”。书法工整紧凑,笔力雄健,笔锋刚劲有力,显示出书者蕴积的书法功底。石刻嵌在砖墙上,周边绕以竹节纹样。

倚门回首望君归

安定古镇的集市里闹起了秧歌欢迎客人

采访团成员忍不住跟着秧歌队伍扭了起来。瞧,我们子长电视台的美女也加入了!

古镇集市上的油旋吸引了采风团成员驻足观看

采访采风团成员被集市上手工挂面的晾晒场景吸引

狭长的街道上,午后的时光显得分外悠长,行走其间,时有农户牵驴而过,采风团成员忍不住过去合影……

郭家大院

窑洞上刻的匾额“出入是门”、“小大由之”依稀可循,犹自昭示着人们昔年商户的知足与随缘。

郭家大院里古朴的石阶与靓丽的美女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

土生土长的子长说书,从古流传至今,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它能通过说唱表演来表达出丑与美、恶与善、忠与奸,不仅有教化人的成分,也有愉悦人的功能。

古镇郭家大院内的子长说书听得大家喜笑颜开……

采访采风团成员接受记者采访,对我县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传统文化赞叹不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