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靠脱毒技术,子长县马铃薯平均亩产提高30%-50%,农民户均增收600元。
马铃薯脱毒就是把没有感染的马铃薯茎尖剥离后,通过无菌培养,检测无病毒感染后,经过无菌扩繁、移栽、培育脱毒原种生产马铃薯良种。这种脱毒方式,还原了种薯生理特性,同时质量有明显提升,农民3—5年更换一次脱毒良种。
1999年,子长县在全市建起了首家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中心,拥有上千平方米的实验室,智能连栋式温棚1座,网室大棚16座。
2012年农高会期间,市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子长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延安市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并扩建了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现在,每年可繁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150万株,生产微型薯200万粒,建成“公司+农户”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年产良种2万多吨。该县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中心的规范运行,推动了全县马铃薯种薯的良种更新速度,大幅改善和提高了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填补了我市不能生产试管苗和原种的空白。
脱毒技术让马铃薯成为子长粮食产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农民收入最高的一项产业。2015年,马家砭镇任家园子村薯农韩世杰家种的20亩脱毒早熟马铃薯,共收鲜薯6万公斤,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出售,收入7.2万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入4.2万元。
“马铃薯在子长县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实现了增值。”县薯业局局长景如岳说。
随着脱毒技术和先进配套种植技术的运用,年产32万吨的马铃薯,需要有大的市场来消化。因此,子长县一方面大力推广脱毒种薯种植,提高全县马铃薯单产和总产,另一方面加快马铃薯加工企业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如今,子长县已建起3家大型马铃薯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万吨,全县马铃薯产业生产总值达5.2亿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子长县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25万余亩,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45%,年总产鲜薯32万吨以上,平均单产1245公斤,最高亩产达3560公斤,创我市马铃薯单产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