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仰望瓦窑堡》
时间:2016-12-29 11:03:38作者:徐渭明    点击数:次    来源:余姚日报

每个人的心中,总存储着一串一生中必到的地方名录。

 

瓦窑堡,是我认定必到的地方之一,因为那片神奇的黄土,因为那片红艳艳的山丹丹,因为那一段改写20世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英雄传奇。

 

当我以仰望的姿态抵达瓦窑堡时,山丹丹正开出一年中最初的艳红。子长县的朋友告诉我,这种黄土坡上顽强生长的山野百合,会一直红到10月。

 

10月,是“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月份,也是参加长征的三个方面军会师的月份。

 

而今,三军会师的欢呼声已经过去了80年,但山丹丹依然年年盛开,一年红似一年。

 

瓦窑堡,子长县,陕北,虽然这三者在地理空间上是不断增大的地域概念,但在我留着英雄崇拜情节的认识里,却是三位一体的。在风起云涌的上世纪30年代,这片土地,印证着困厄中的奋斗,承载着危难中的崛起,透发着暗夜里的星光。

 

仰望瓦窑堡,其实是仰望一种牺牲精神。

 

瓦窑堡,历史上是安定县的一部分。在中国这个古老且幅员辽阔的国度里,有些地名很有讲究,比如,大凡统治力量薄弱或者相对偏远的地方,时常会有嵌着镇、抚、靖、定、安、绥之类字样的地名,这些词汇大都带有安抚、掌控的动作指向,体现了欲使一方土地安宁的行为或愿望。安定,与当时陕北的靖边、定边、安边、保安等县一样,显示着此地与统治中心的遥远距离。

 

这样的“遥远”,伴生的是经济落后、生计困苦;这样的“遥远”,也为革命之火的燎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共产党人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的陕北红军和苏区正是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小小安定,人口4万,闹红共产,人人好汉。”这首革命歌谣唱的,正是这一段陕北革命史,以及安定人民为此作出的突出贡献。

 

陕北苏区的独特功绩,是有目共睹的。当时,处在围追堵截困境中疲惫长征的红军,有如陷入了茫茫大漠,正饥渴寻路;而陕北苏区,则似在遮天盖日的黄沙中泛着生机的绿洲、冒着清流的甘泉。随着中共中央进驻瓦窑堡,这片土地,成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东征抗日的出发地,成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一个象征。

 

当然,历史的宏大叙事,最终需要一位位当事人的参与才得以完成。“人口4万”的安定县(1942年5月1日,经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安定县改为子长县,县治从安定镇移瓦窑堡),之所以可以骄傲地声称“人人好汉”,是因为那些没有名姓记载的普通百姓为革命坚韧地活着,奉献着,牺牲着。任何时候,最广大的普通民众的认可、参与和支持,是一个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我曾向当地的党史专家求证“人口4万”的具体时段,但意想不到的回答是:在我党打江山的28个年头里,由于战争、瘟疫、天灾等诸多因素制约,这里的人口始终在4万上下徘徊!

 

而另几份资料的记载,却让这个“4万”的数据闪耀出甘于牺牲、倾力奉献的精神:

 

1936年《红色中华报》报道,1至7月,安定镜内总共参军3434人,约每2户1人;缴公购粮6500石,人均1.5斗。这个时段,中共中央正驻瓦窑堡。

 

抗战时期,逐年统计的数据展现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群众有增无减的无私奉献。仅1941年,全县动员人力43759人次,牲畜30143头次,火硝781公斤,马草27.5万公斤,军鞋15.0202万双,鞋底1700双,缝制衬衣1200件,慰劳军队蔬菜13.787万公斤。此外,还为八路军的换防腾并窑洞480孔,提供席子500块,锅60口,调剂川地1300亩。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老区中的老区”,子长人民更是贡献巨大。194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统计,前三年间全县共扩兵4180人,占全县总劳力38%;1947至1948年,全县共动员战勤民工164284人次,动员驴工120552人次;1946年至1948年,全县共缴送军公粮19600余石,马草122553公斤,负担代耕粮9960石,做军鞋38200双,连同商业税折小米92.2石,户均负担2.54石。

 

数据是枯燥的,但其中饱含的汗水、辛劳、牺牲,以及人们对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信赖和拥护,是显而易见的!数据背后,叠映着千千万万老区人坚毅的面容。这是我们需要敬仰的面容!

 

质朴的子长人民,至今仍在默默奉献着。在玉家湾镇采访时,我曾到景家坪村一组的村民武鑫山家体验陕北农家餐。在他家的窑洞里,我们聊天。他说他家原来20多亩地,种谷子、大豆、黑豆等;现在,20亩地退耕了,种了槐树,退耕补贴每亩86元;只有3亩地种玉米,收入减了不少。但是,“退耕是国家号召的事,咱们要响应!”

 

仰望瓦窑堡,其实是仰望一种博大胸襟。

 

如果没有1936年夏天国民党部队的那次偷袭,我相信当时的中共中央会在瓦窑堡留驻得更久些。

 

不过,中央留驻时间的长短,并不影响瓦窑堡的独特历史地位。因为,在1935年冬天,经历了千难万险、惊涛骇浪的中共领导人,终于可以围坐在瓦窑堡暖和的窑洞里,从容地讨论长征中没有解决的政治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战略问题。他们在这里议定的决策,影响着以后中国的历史进程。

 

据瓦窑堡纪念馆的老馆长、文史专家王志厚介绍,瓦窑堡会议开得相当民主,议得也相当透。这次史称“瓦窑堡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同时,对许多重要观点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如第一次在决议中把党的性质规定为“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把中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这些都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所依赖的群众基础,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密切相关,体现了我党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从后人的视角去回溯这样一次会议,并用已经发生的事实印证决策的正确性,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但把这次会议放在当时纷杂的历史环境里考量,就会发现,作出这样的决策,不仅需要高瞻远嘱的目光、审时度势的敏锐,更需要一种广阔的胸襟。

 

瓦窑堡会议召开时的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和红军所面临的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虽然在陕北苏区找到了落脚点,得到了疲惫征战一年后的休整,但是,回旋余地并不太大、物资相当贫乏的陕北苏区,仍处在四周强敌的包围中,战事随时会发生;二、六军团一个月前刚开始长征,正在湖南一带转战;张国焘已另立中央,蒙骗着兵力相对强大的四方面军重过草地,滞留在川康,并裹挟着朱德、叶剑英等红军重要领导人;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国民党政府仍然把消灭红军作为军事重点,国共之间的全面对立丝毫不见松动。

 

而偏居黄土高原深处的的中共领袖们,却已经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分析、梳理时局的变化,敏锐地预见到中日之间的矛盾会成为下阶段的主要矛盾,并积极着手调整自己的政治策略,把团结国内各阶层共同抗日作为政策的重点——这些人当中还包括了一些曾经的革命的对象。

 

这是真正有胆识的体现!摒弃“左”倾思维,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由于中国是一个阶级落后的半殖民地,农民分子和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常常在党内占大多数。但这丝毫不减弱中国共产党布尔塞维克的地位。”决议甚至否定了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最危险敌人的教条观点,明确提出要把他们团结到民族统一战线中来。

 

这是真正有胸襟的体现!自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之间的斗争已经经历了八年多,其残酷程度举世罕见。从情感上来讲,广大红军指战员对围剿自己的各路军阀都有着深仇大恨,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意味着为了民族利益,将来要与包括这些军阀在内的相关人士和解或联合。这是个难转的弯!会议中发生争议是难免的。比如,对于接下来的军事战略,有的主张红军应逐步向渭水以北发展,寻求与东北军、西北军作战;有的主张红军应北出宁夏或包头,靠近苏联;有的主张到陕南。毛泽东则指出,同东北军、西北军打,到陕南,还是内战,政治上不利于抗战,到宁夏作战,不如出兵山西向日作战有利。

 

鉴于当时的实际形势,决议的表述中提出抗日和反蒋并重,但抗日已明确地列为中共的中心工作:“党在目前形势下的战略方针是:在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的总任务下,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1936年,应准备对日直接作战的力量”。

 

可以想见,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袖当时内心的情感冲突,是与红军指战员们相类似的,仅毛泽东一家,就有数位亲人牺牲在国民党手里。但是,日寇蚕食华北,国难正在加重,胸怀天下的中共的领袖们忍痛把许多恩怨搁置起来,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声!

 

仰望瓦窑堡,其实是仰望一种英雄气质!

 

时势造英雄。艰苦卓绝的年代,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总结长征胜利的意义时,毛泽东曾豪迈地称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我们常常说,一支队伍的气质,往往取决于主帅或主官的气质。那么,在这英雄的红军队伍里,在不少透着英雄气质的人群当中,谁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呢?

 

在土生土长的陕北红军里,是谢子长!

 

在“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移到陕北后,全军的代表人物当然是毛泽东!

 

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的主要创建人。他早年在外求学,并学军事,1925年入党,1927年领导了清涧起义。此后,他一直受党指派从事军事工作,1934年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1935年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在长期征战中,谢子长多次负伤,1935年2月21日终因伤势过重而逝世。他没有看到中央红军到陕北的热烈场面,但他创建的陕北苏区,却为中共中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根据地,毛泽东称赞他是“民族英雄”、“虽死犹生”。

 

我曾来到谢子长的家乡枣树坪,探访他的出生地。从窑洞的格局看,他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他能去西安、榆林、太原读书,也说明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按常人的眼光,他完全可以坐享家庭的富足,安耽地过一辈子不愁吃穿的小日子。但是,他放弃了优裕生活,选择了风餐露宿,选择了为一个信念而不惜牺牲的崇高事业。

 

我对着他的照片凝视良久。他书生意气的脸上,有一双闪亮的眼睛,眼神里没有杂质,只有一种仿佛在沉思后看见明亮前路的坚定。后来我想,这应该是他内敛着的英雄气质的集中释放,那眼睛里,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毛泽东的英雄气质,不仅为他的战友和广大军民所认同,甚至连他的敌人都不曾否定。

 

在驻瓦窑堡的七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做过的事太多太多,不少是可以影响历史进程的。但我很乐意把我的叙述落到这段时间他的两首词上,读着大气磅礴的词句,我们能很好地感受毛泽东的英雄气质。

 

一首是《清平乐·六盘山》。那天,我在毛泽东初抵瓦窑堡时住的窑洞里参观,室内一桌一椅一张华北形势图,桌上一砚一灯一电话机,窗外的阳光透过窑洞的窗格,线条分明地照着这一切。当地的朋友在讲解完之后,意犹未尽地加了一句: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

 

“这首词不是在六盘山写的吗?”我有点好奇。

 

“过六盘山时写的是《长征谣》。”朋友回答道,“当然,清平乐中的不少精句已经在《长征谣》里出现了。”

 

原来,在翻越长征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毛泽东已经从报纸上获悉陕北根据地的存在。当他站在秋高气爽的山巅、回望征程时,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即兴吟诵:“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

 

在瓦窑堡安顿下来后的一天,没有会议没有演讲安排的毛泽东静静地坐在桌前,反复推敲,按格律把《长片谣》改成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虽然到了1957年才在《诗刊》创刊号上公开发表,但此词早已在陕甘宁边区流传,延安电台也曾广播过该词,以鼓舞士气。

 

我想象着,当毛泽东挥笔写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时,他一定会站起来,叉腰仰首久望窗外。一种浴火重生的使命感,会长风一样地划过他的脑海。

 

写完《清平乐》不久,毛泽东便从瓦窑堡出发,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开始东征。

 

东征是瓦窑堡会议决定的军事行动,是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红军出师山西对日作战的具体实践。虽然抗日先锋军受到国民党20万大军的围追阻拦,没能直接同日军作战,但117天的征战,在山西32个县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经费,为八路军出师华北、抗击日寇举行了波澜壮阔的实战演习。

 

《沁园春·雪》就诞生在东征的出发阶段。时值陕北隆冬,率军东进的毛泽东与一场大雪在黄土高坡上邂逅。作为南方人的毛泽东面对雪花纷飞的壮丽景象,思绪万千,诗兴大发,吟诵起来。在他眼里,起伏的山峦如银蛇,覆雪的高原是蜡象。在赞美大好河山之后,他思路一转,纵论起了历代英雄人物,随即自然收尾,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石破天惊,豪情万丈!

 

回师瓦窑堡后,毛泽东有否对这首词作过校订,无考。但戎马倥偬里仍超然吟诵的大气形象,已经为毛泽东的英雄气质作了最好最直观的诠释。

 

我觉得,诗人气质是毛泽东英雄气质最恰当的外在表现。他的诗词,气势磅礴,雄浑豪放。在不少时候,他的诗词远远超越了文本意义和文学功能,成为一种力量,一种象征!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把《沁园春·雪》赠给了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10月14日,《雪》公开发表在重庆《新民报晚刊》上,顿时引起轰动。据说,当时国统区的骚人墨客纷纷填词唱和,更有别有用心者,组织枪手填词,奢望超过它。但是,所有的唱和之词,“无出其右者”。一首《雪》词,改变了国统区无数民众对共产党的认识!

 

在这样的词句里,我们可以读出英姿焕发,可以读出雄才大略,可以读出雄视天下!而这些,正是毛泽东英雄气质的生动体现。

 

史诗般的长征,已经过去了整整80年。80多年前,如果没有瓦窑堡、没有陕北这片红色的土地,远征中的红军不知会去向哪里?现代中国历史不知会是怎样的走向?

 

阅读建国前我党28年的革命史,我们会发现,瓦窑堡正处在28年的中间点上:此前,我党奋斗了14年,经历了不少挫折,党中央从瑞金出发,途经遵义,来到瓦窑堡;在接续奋斗的14年间,党中央从瓦窑堡出发,路经延安、西柏坡,到达北京。共和国成立了!

 

瓦窑堡更是一个奇崛的节点,一个从濒危边缘到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如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比作一条数学曲线,那么,瓦窑堡是这条曲线最低点转向上扬时的第一个增长点;如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比作人体中不断运转的经络,那么,瓦窑堡是一个祛病强基的关键穴位;如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比作一部恢宏的交响乐,那么,瓦窑堡是华彩乐章的第一个音符!

 

我在瓦窑堡的晴空下穿行,在窑洞里读解朴素,在土坎下体会艰苦,在秧歌里体验乐观。离开瓦窑堡的前一个晚上,我照例在住地外的秀延河边散步。皓月当空,夜色璀璨,清风送来一曲女声独唱。我驻足,细听:

毛主席当年在瓦窑堡,

砖窑院里,夜夜灯光照。

陕北高原,秀延河畔,

抗日烽火怒天烧,怒天烧……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