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圣地子长圣地魂
时间:2016-10-31 15:58:04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这样的季节,从岭南樱桃正红的五月到岭南万山红遍的金秋时节,我总想去一趟远方,去一趟平生一直想去的地方,去一趟那片神圣而辽阔的土地。问题是,这是英雄的土地,这是功高盖世名贯九洲的热土地。面对这样的热土,除了天伦之乐,我最大的收获是在烈士陵园,在将军园里缅怀和沐浴。不说千千,这个小东西纯真可爱,单是我,老实说,此时的我呢?想得最多的还是家国情怀,是忧患意识,是民族尊严,是大国风范。这不是形而上学的牵强附会,更不是逞一时的匹夫之勇和传统精神的审美装扮。事实上,每走一回子长,每瞻一次陵园,古朴中,那些青松,那些翠柏,那些龙飞凤舞、气贯长虹的碑刻亭廊,都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召唤。 


  爱上这片热土,神往着这片英雄的土地,一部分是姻亲,一部分却是真诚的对于红色岁月的叩问和洗礼。 

  于是,这个季节,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承载着红叶题诗的呐喊,在泣血壮歌的故乡,因了老区精神和红色岁月的历史穿越,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革命时代,战争就已经赋予了这片土地,赋予了陕南和陕北共同的时代命题,让我们对于这片土地才情有独钟,尊严许许…… 

  于是,第三次身临其境并依然浓浓地敬仰着子长陵园的时候,我是这么实诚地想,固执地想。尤其傍晚,我们登上高高的龙虎山头,夜幕下,“将军纪念园”里,那些静穆而伟大的灵魂,更加深深地摇醉着我的虔诚而躬耕的膜拜。瓦窑堡,这小小的院落,我凝视着一代伟人庄严的英姿,一种旷古的奇迹,永远撼动着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只是,这黄土凹里,这精致而古朴的窑洞,这矮小而幽静的院落,是如何安妥了这伟大的灵魂?安妥了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和一个民族独立的大国崛起。难道说,这小小的院落是地球的轴心,是人类和大地母亲的心脏?而延安、子长,就是这轴心的坐标,是大地母亲心房的跃动和大地母亲血脉的源泉? 
  再访子长,我总是这样想,何为圣地,何为热土?难道说,圣地和热土就是以谢子长为代表的无数先烈树立理想信念而抛头颅、洒热血和前赴后继的诞生地。可以遥想,这片土地,如果没有谢子长的诞生,尤其当谢子长在流尽生命的最后一滴血时,如果不把自己的组织和自己未竞的事业托付给陕北有个刘志丹的时候,而刘志丹又在圣火燃烧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把这盏冉冉升起的圣地火种传递给同样有着理想信念的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的时候,这片土地能够留下伟人的足迹,留下星火燎原的火种,并最终横扫一切反动派而燃遍华夏大地的时候,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灵魂的大道和正义的天平上,能够大江东去浪淘沙,最终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对此,建国前后,一代伟人常常扪心自问,常常痛定思痛的时候,总会时常想起这些伟大的英灵,想起这片难忘的热土,便为子长陵园数次题跋,亲自为序,其意旨也就不言而喻了。 
  畅想陵园,思接千载。想着黄土高坡横空出世的壮怀,那些撕心裂肺的“走西口”,那些苍凉悲壮、天道酬勤的瓦窑堡岁月,那些排山倒海,犹如惊雷滚过的战地锣鼓,那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圣地火种,便时时地呼唤着我,启迪着我,昭示着我啊! 

  披着繁星,揉着夜色,我把老父亲带进了子长陵园,让父亲在陵园里感受着浩气长存,感受着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亦感受着这片土地的丰功伟绩。但夜色中,我未能将小孙孙带上,是因为祖孙四代已置身于这片热土,总算走进了中国革命承前启后的成长摇篮。尤其千千,这小东西,在幼小的心灵里就开始搭建和播种这红色信念,接受这广袤热土极其厚重而又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洗礼,我对此成竹在胸,用心良苦。虽然,置身于这片土地,我感受最深的是,除了火种,除了这处处燃烧的民族精神火种,在子长以南以北或以东以西的地方,那些七沟八梁,那些茫茫黄土原上,在这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大陕南早已秋阳高照,山川壮丽。而不毛之地的黄土高坡,尤其子长,竟然有了明净的天空,温和的秋阳,淡淡的秋水。不用说,曾经的这个时候,秋风撕裂着大地,黄沙万里,尘暴飞扬,别说洗礼,别说观光,别说火种,单是那沙尘,那窑洞,那些屈指可数的古老榆树,也会呼呼直响,漫天迷茫啊! 
  不可否认,环境育人,但人又随时都在改善或改变着环境。上帝是神奇的造化师,自然是伟大的能工巧匠。但上帝是公正的,自然也是平衡的。我这样说,是完全置身于这片土地,并最终成为它最忠实的读者和最忠实的鉴证者之一。 
  所以,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陕南有山,有水,有嘉木,但陕南很难有成气候的油田。而陕北有丰富的油田,有无尽的矿藏,有雄劲的风沙,但却没有丰厚的植被,没有绿色生态长廊,也没有山环水抱的大湿地。这是造物主的杰作,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土地上,在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青年时代的那些数风流人物的迷惘岁月里,他们在不毛之地的黄土地里,在那种水深火热、狼烟遍地、内忧外患的艰苦岁月里,立住了脚,扎下了根,并用鲜血,用生命,用智慧,用胸怀,用精神万古的民族尊严,在小米加步枪的不毛之地,最终换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因此,许多年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片土地才是真正的大地母亲无私奉献的胸怀;是大地母亲赤裸裸地奉献和一生都在奉献的真实写照。许多时候,孤烟在这片土地上环绕,落日在这片土地上燃烧,如此周而复始,如此千年万载,如此苍凉澎湃,这片土地便远离了甘霖,远离了雨露,远离了元亨利贞的日月润泽。于是,天长日久,母亲憔悴,沟壑纵横,残年风烛。直到红潮升起、群英荟萃的上个世纪,在延安尤其子长播下了革命火种的红色岁月里,这片苍凉而悲壮的土地才有了星火燎原的盎然生机。纵然,这生机即便是赴汤蹈火,铁蹄声声,伤痕累累,但这片土地仍以她母亲般的胸怀接纳了无数先烈志士,镌刻了无数英烈和一代伟人的光辉足迹。今天看来,这足迹不但成就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开天辟地的神话壮举,也成为厚葬谢子长、厚葬刘志丹这些共和英灵的陵园基石。 
  广袤无垠的黄土圣地,流淌着无数先烈血脉相承的精神启迪。她苍茫、辽远、壮阔、震撼。可青山有幸伴烈士,黄土处处埋忠骨。随着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战略构想,这片土地便成为绿色世界的战略伙伴。虽然,气候的高寒和环境的荒古,这个时节,大陕南已是万紫千红,金色一片,而子长和大陕北这片圣地热土,却更加壮丽和辉煌。许多时候,我在龙虎山头的将军园里,透过瓦窑堡和子长陵园安妥伟大灵魂的这片两山夹一沟的新型黄土城市,还有城市尽头的崖畔沟壑,那些在夕阳如血的照拂下,各显金色迷醉的溪流清粼粼地流淌。而那些遍布山野和城市角落的掘油机,那些躬耕虔诚的俯仰,在面对这片土地,面对这慈母般的土地,它们昼夜不停地鞠躬、敬礼、叩拜,是为了忏悔,还是因为这片慈母般的土地既奉献了儿子,又奉献了山魂,还奉献了血脉源泉的母亲般的土地,实在太让人感动,让人愧疚,让人终生膜拜和品读。以至于造物主垂青她,人类赎罪她,上苍在关顾着她啊! 
  这就是子长,这英雄而高贵的土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