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重耳川的传说
时间:2016-11-30 15:05:43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二儿子重耳在献公宠幸骊姬的迫害下逃到白狄避难。白狄居于秦、晋之北,首府就在现在的子长县境内。后因晋惠公继承了王位,担心重耳对王位有潜在的威胁,因而千方百计地想除掉重耳,并派人前往暗杀,重耳一行于公元前644年被迫离开白狄之地逃往齐国,前后共12年(择记《左传》)。后来,人们把重耳在白狄居住过的那条川道叫做重耳川,即现在的涧峪岔上下川道。
  重耳川也叫走马川,位于子长县的东北部,即涧峪岔的上下川。一条小溪自高柏山流出,曲曲弯弯,一路向东,由涧峪岔流经子长县的南沟岔,子洲县的何家集、老君殿、裴家湾、怀宁湾,绥德县的田庄等,汇入无定河。重耳处狄地12年,虽然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大逃难,但也是一代君王逆向的文化流动,决定了他后来从政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取向。以至于复国后,对内,拔擢贤能;对外,远交近攻。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
  从文化角度去审视重耳在白狄12年,不仅有晋国的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文武精英跟随着他,而且还与不同种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包括所娶之妻季隗,其不凡智慧和识见以及宽容的母性的情怀,在血缘的融汇中,解构着旧的宗法观念。这样,重耳在涧峪岔就形成了相对一个温暖的“精神共同体”,在文化的融汇中稀释了所谓华夷之别,而重新构筑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更贴近民众的文化天堂。这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风格的传承,以原始、上古时期和秦汉时期的特征最为浓厚。究其原因,这曾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其次是宋代。元明清以后,这里的文化处于相对封闭和独立发展的状态,受中原文化及其它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从古到今,源远流长。原始文化中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都不难从这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中寻到踪迹。难怪有人说:乾道衍万品之高下,气息从阳而气质高贵,此子长之禀赋也。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