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1岁的老母亲想到外面走一走,我就决定带着她去旅行。母亲晕车,我就自制了一辆人力板车,拉起绳,迈开步,开始了我俩的长征……”日前,在江苏徐州“最美家庭讲好家训”现场,徐州丰县谢淑华传承“立身孝当先”的家训,徒步两万四千里尽孝的故事,感动无数听众。(2月25日 光明日报)
新时期,如此大张旗鼓重提家风家训,创新好家训好家风的传播方式,究竟有没有这个必要?答案是肯定的。
一段时间来,江苏创新好家训好家风的传播方式,让老百姓有了向上向善的风向标。截至2015年底,江苏共挖掘出11.7万多户“最美家庭”,组建1800多个家训故事巡讲团,开展11700多场巡讲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1000多万人次。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江苏的好家训好家风成为时代的正气之源。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代代相传的风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文化的重要基石。我国历史上很多爱国人士,都与良好的家风的熏陶密不可分。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注重治家理论与实践,他所概括的“八本八宝”的曾氏家训,对他的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闻名中外的《朱子家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影响已经超越了家族与门户,成为当今很多家庭教育子女的宝典”。
清末状元、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也十分重视家风建设。1921年,69岁的张謇精心挑选我国古代朱熹等7位名人的教子格言作为张氏《家诫》,以此告诫子孙得志时不要骄傲,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持盈保泰;告诫子孙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经过周密考察才能做,说话做事都要合情合理;告诫子孙在交友、做人和勤学等方面惟善是取。
家风虽然只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门风,却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承发扬家训文化,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好的家风家训的背后,必定是淳朴的民风、务实的政风、清新的党风。反之,家风不正,就不可能有好的民风。优良的政风、党风、社风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有道是,风起于青萍之末。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文明和谐,有赖于良好的家风。江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最美家庭讲好家训”的活动,以好家风家训引领新风尚,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