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儿童快乐家园,我家毛毛爱说爱笑,性格开朗多了,我也省心多了。”余家坪镇寺湾村村民马秀英说。毛毛是马秀英家的孙女,由于儿子儿媳双双外出打工,毛毛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孤僻,不爱说话。自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上建起“儿童快乐家园”,镇上服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政府在群众心里的地位显著提高了。
基础在学,抓学习
为了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余家坪镇围绕“践行党的宗旨,争做优秀党员”这一主题,确定每月25日为党员活动日,将“六有”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学习教育深入发展。做到基层支部有方案,党员个人有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了6项讨论内容,做到学习讨论有重点,借建党95周年之际,创树了3个支部标杆,5个个人标杆,让党员干部跟着学、照着做,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形成“先进帮后进,后进赶先进”的“两学一做”热潮。在学习阶段,开展“余镇讲坛”活动,“微党课”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采取党员上讲台当老师,其他党员做学生的讲学模式。建立了余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上传最新的学习内容,交流学习教育体会,发布学习教育简讯,使之成为党员随身的“小课堂。全镇共刷新宣传标语20条。各支部在醒目位置刷写2条以上的宣传标语,做到学习教育入眼入脑入心。另外,我镇党委依托“四个载体”加强学习,一是使用党员小书包和实体小书包,区分层次,结合党员个体实际情况开展学习教育全镇会使用智能手机482人,全部安装激活党员学习小书包,注册三秦先锋,关注延安党建、子长党建;二是在全镇支部推行“问题墙”制度;三是在全镇党员中全面开展“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四是开展“回答四个问题,争当四有干部”活动,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全镇党员干部做到了人人有笔记,个个写体会的局面。此外,在镇党委的带领下,各支部共选派245名党员,举行了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提升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更加深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关键在做,抓落实
余家坪镇党委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头完成全盘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等发面着手,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建成了集家风馆、便民服务台、心里咨询室和儿童快乐家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200平米,安排7名党员志愿者通过“三个心灵驿站窗口”利用周末时间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家风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古代圣贤的“醒世家训”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新风尚。便民服务台设司法维权窗口、健康服务窗口、政策宣传窗口和三个心灵驿站窗口。负责提供法律援助、健康保健知识、各类政策宣传等。心里咨询室帮助妇女儿童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儿童快乐乐园配备相关设备,定期组织开展亲子课堂、儿童科普、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活动,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共接待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完成儿童相关活动455次,解决实际问题520个。镇党委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称赞。该镇党委在全镇党员中选拔出部分优秀在家党员,组建成立了志愿者、文艺送学、矛盾调处为主题的“三支党员小分队”深入各村党支部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宣传“两学一做”、践行党员包扶兜底户制度等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各类志愿活动6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356起,践行党员包扶兜底户制度400余人次,镇党委将“党员三支小分队”服务作为一项长效机制,长期巡回深入各支部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该镇党委充分动员各支部针对农村党员农忙时节没有充足学习时间这一实际,在全镇36个村党支部推行“昼耕夜读”活动,晚上学习,白天运用,将“两学一做”运用到田间地头,实现了学习生产两不误。该镇党委将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全镇经济新跨越。全镇共有贫困户1393户3052人,2015年完成脱贫340户999人。截止目前,已落实短平快项目422个,已上报待兑现;慰问贫困户557户;落实产业扶贫户315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涉及141户;能力扶贫落实105户;救助扶贫240户。全镇兜底户836户1452人,由全镇498名党员结对包扶。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全部实现脱贫。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崇高的觉悟、强烈的担当、无私的奉献推进了全镇党建工作,促进了各项经济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将“两学一做”做在实处。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崇高的觉悟、强烈的担当、无私的奉献推进了全镇党建工作,促进了各项经济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将“两学一做”做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