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千人游子长”旅行团到子长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旅行。子长县“休闲文化长廊”和“毛主席旧居”、“瓦窑堡会议旧址”成为旅行途中的重要景点。
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逐步参观子长县休闲文化长廊,一个个地方风俗吸引了游客的眼球。一句句文明标语引起了游客的共鸣。
“这个文化长廊又有雕刻、又有文字,地方风俗习惯很有趣,战争年代的故事让我们很受教育”游客通过导游讲解对长廊中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长廊靠河倚绿,一边的水景河道让县城宛如水乡,一旁的绿树红花为游客遮荫赏目。“这个长廊建的很有意义,市民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各种文化熏陶和美好的生态环境”,游客王女士希望自己的家乡也可以有这样的文化长廊。
游客们在秀延河的两侧观赏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跳动,喷泉舞动出多姿多彩的形态,也给游客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受。
走过文化长廊,来到主席旧居。伟人毛泽东的一生已为传奇,毛主席在子长县的起居生活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毛主席住过的每一个窑洞游客们都认真参观,每一件家具都仔细观赏。
美女讲解员献唱
签名留念
参观印钞厂旧址
“很难想象毛主席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这里的桌子、椅子、煤油灯、暖水瓶都有主席的印记。感谢陕北人民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看着一件件主席用过的物件,游客吴先生深切感受了胜利的来之不易。“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到这里来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后会学习到很多东西。”
随后,旅行团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瓦窑堡会议旧址
瓦窑堡会议会址是一排面向东南的砖窑洞,共有五孔,左起第三孔是瓦窑堡会议的会议室。会址窑洞不大,放着两张八仙桌和6个木条凳,小炕上还放着一张小炕桌。
“要不是亲身来到这里,我想不到瓦窑堡会议,这样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是在这里完成。这样的一孔窑洞,简陋的桌椅上先辈们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意义非凡!”游客张先生虽然对瓦窑堡会议有所了解,可是在亲自进入会议旧址后,仍然抑制不住心中的震撼。
参观了中央军委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旧居等革命旧址。
子长县将2016年确定为子长文化旅游年,同时确定了“一城、一堡、一山、一窟”的文化旅游格局,其中的一堡就是瓦窑堡。瓦窑堡中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遗迹旧址保存完整,陕北窑洞特色鲜明,已然成为了一个接受红色教育,感受地方特色的重要景区。下一步,子长县将继续大力保护修复红色景区建筑,让先辈精神教育后人奋发前行。
萌娃听讲解
游客们都在分享旅游体验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