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类情感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它用文字的形式传达着人类的美好愿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
通常情况下,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有社会价值,不单单是看它的语言文字和故事情节,而是看它是否对读者有启迪、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是否能够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学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读者能够从中找到除了语言文字和故事情节之外的更重要的东西。
如莫言创作的小说《生死疲劳》,该书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再如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该书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困境之中普通劳动人民善良、纯朴的优良品格,热情赞美了根植于中华民族感情深处的人性美。应该说,无论是莫言也好还是曹文轩也好,其所创作的作品素材都是以中国为背景的,讲述的都是中国人的故事,所要表现的也都是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性之美。这,就是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够像莫言、曹文轩等许多有责任、有担当的作家一样,始终不渝坚守文学价值,写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呢?笔者认为,还需要做到“三美”,即:语言文字美、故事情节美和主题思想美。
语言文字“美”,就是文字自然清新。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而语言文字又是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表达情感的符号。因此,辨别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首先要看其语言文字是否优美。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语言文字绝大多数都具有自然纯朴、清新优美、贴近生活、贴近口语、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等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文学作品的外观审美,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故事情节“美”,就是情节跌宕起伏。文似观山不喜平。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吸引人,故事情节的构思与设计是核心和关键。如果一部作品毫无悬念、读者一看就能够猜到下文,或是一味地平铺直叙,就像数萝卜下窖一样,不仅会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更无法抓住读者的心。所以,一部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其故事情节必须充满悬念、跌宕起伏,让读者始终无法猜测到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读后感到出乎意料之外和拍手称奇。
主题思想“美”,就是提振精气神。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会表达一个主题。作品的主题是否鲜明、积极健康向上,将直接取决于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作品最终的走向以及对社会所产生影响。综观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其无一不是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因此,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必须生动活泼地传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领时代新风尚,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操,提振国人的精气神。
当然,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等等。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最终还是要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会更具生命力,更有文学价值,勇攀文学艺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