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黄土地上的红色歌魂
时间:2017-01-09 08:56:29作者:雷萌    点击数: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土地已成一片绿洲。

原汁原味的陕北道情引人入胜。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坐在去往延安的飞机上从舷窗俯瞰,黄土坡呈螺旋状连绵起伏,耳边不由响起或豪放或忧伤的曲调。黄土、黄沙、黄尘古道……大概是许多人在来到陕北之前对这片土地的想象。

    6月下旬,来自全国各地的约70名文化口记者来到延安市子长县采风。子长,以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谢子长将军的名字命名,但这个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县城的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禹贡时属雍州之域,商末为翟地,春秋归白荻,战国属魏,秦设阳周县,北魏改城平县,唐沿隋制,元宪宗二年设安定县,明清一直相沿。土地革命后期,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1935年12月,在这里召开了意义重大的瓦窑堡会议。

    在子长的4天里,我们心中的黄土地,除了厚重,更多了一种鲜明的色彩——红色,这股力量从80多年前地瘠民贫中迸发的星火而生,追随红军的脚步,穿越战争的硝烟,直到今天仍跃动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成为陕北的文化符号,乃至民族精神的一种注解。

    如果不是亲身来到这里,根本想象不到这座面积不大的县城对历史文化是何等珍惜。在第一天的行程中,如同移步换景,采风团成员每步行三五分钟,就能参观到一处红色遗迹。第一站是瓦窑堡革命旧址,在一孔孔拱形的窑洞内,泛黄的青砖、斑驳的窗棂,以及简陋的书架、灶台、炊具、火炕、烛台、暖瓶等老物件,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从这里走向胜利的见证。毛泽东同志1935年12月至1936年2月就居住在这里,更在此抒写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情,走进周恩来、林伯渠、张闻天等居住过的窑洞,也无不可见老一辈革命家的朴素情怀。

    第二站是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在一孔窑洞内,台上一张简陋的讲台,台下则是一排排小板凳,这就是当时的课桌椅。1936年6月1日,抗日红军大学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第一期共招收学员1038人,分编为三个科。红大初创时期,物质条件十分艰苦,关帝庙就是一科的教室。虽然红大在这里仅仅办学20天,6月21日,就因国民党地方武装突袭瓦窑堡,红大师生完成了掩护中央安全撤离任务后即撤出瓦窑堡,但这段历史却启迪后人铭记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传统。

    第三站是子长陵。占地1.2万平方米的子长陵建在县城闹市区,穿过青色牌楼,走上阶梯,屹立于晴空之下的是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底座四周密集地镌刻着子长县为革命献身的烈士的名字。环纪念塔向里走去,在一片森森松柏、茵茵绿草之中,矗立着谢子长将军的雕像。他右脚踏在山石之上,手持望远镜,身躯挺拔,面目俊朗。在随后参观展厅时,不少参观者看到子长将军的照片,称赞他真是帅哥,还就他的家庭生活询问起讲解员。讲解员也兴致盎然地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展示中没有的内容,还在展厅里唱起了信天游曲调的《谢子长》。令人惋惜的是,1934年8月26日,谢子长在清涧县河口镇战斗中不幸负伤,因伤势恶化病逝于灯盏湾,终年38岁,壮志未酬,却丰碑永存。通过细致讲解,大家了解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经历了无数磨难,仅10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陕西省委先后遭受过12次破坏,17次重建和改组,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坚实的篇章。

    在此后几天的行程中,采风团成员又驱车来到城郊的玉家湾、任家砭等地,参观西北工委、军委联席会议旧址,走出“一门三将军”的贺氏故居等。子长走出的是一个英雄的群体,这里无愧“红都”和“将军县”的美誉。

    和红色文化相得益彰的,还有子长的民俗文化。

    生长于大城市的人,很难想象一场民俗曲艺展演就是全县百姓的“春晚”。采风期间,我们观看了一场唢呐专场晚会。在这个城区只有11.5万人的县城,当晚,上万群众汇聚到县城中心文化广场,悠闲摇扇的老人、追逐打闹的孩童、抱着婴儿的妇女,围拢在广场四周,耐心地等待晚会开场。

    第一个节目是充满生活气息、表演逗趣的唢呐迎亲曲《抢花路》,两个唢呐队狭路相逢,展开技艺比拼,双方队员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想把对方压下去,在器乐的“吹捧”“鼓动”声中,两个穿得花花绿绿的“女演员”斗嘴,又被人拉开。陆续登场的唢呐演员,大多身着白色羊皮袄、大红裤子,袒露着健硕的身体,头上包裹着白头巾,手拿系着红绸子的唢呐,在热烈的锣鼓声中,时而将唢呐高高举起,吹奏出高亢响亮的喜庆乐曲,时而筛头耸肩、扭腰摆胯,吹奏出婉转回环的抒情曲调,时而应着鼓点表演各种生动有趣的动作。散场时,我们回头一看,有些意外的是,百姓几乎全部站着听完两个小时的演出,而不是看看热闹就纷纷散去,令我们感动于民俗艺术在群众中的感召力。

    采风团一行还有幸听到了原汁原味的说书、道情等陕北特色曲艺,虽然唱词听得一知半解,但能通过演员的活灵活现、嗓音的浑厚天成,听出乐观向上的态度、生活的五味杂陈。

    到了陕北,如果不听到那首“未见其花先闻其名”的民歌,怎能不遗憾呢。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歌里的山丹丹花可不是一种遍地野花,它是难得一见的高山之花,生长在海拔2000米之上的沙土地中,颜色橘红,花瓣纤细,民歌手婉转的歌喉唱出了它的坚韧与娇艳。

    子长人珍视自己的文化,还体现在对历史的重视中。傍晚,采风团成员一行沿秀延河两岸参观瓦窑堡长廊暨水景工程。桥栏杆之间的大理石上,雕刻着历朝历代与子长有渊源的人物。从秦朝大将蒙恬一身军功却被秦二世赐死于阳周(今子长县石家湾),到北宋范仲淹宝元三年(1040年)任陕西经略副使期间改革军制,巩固边防,曾在安定县(今子长)筑柳榆堡。这更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英雄气在这片土地的一脉相承。

    在这片黄土地上,红色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怀,表现同样抢眼的绿色反倒成了配角。离开子长时,车渐行渐远,我们赫然发现,排排绿树守护着山中的窑洞,阻挡着风沙,为这座古老县城搏动着发展的生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