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镇位于子长县城以西1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0708人,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98元。安定,汉设安定寨,宋康定元年(1040年)设安定堡,元宪宗二年(1252年)升为安定县,自古为“边镇之咽喉,西塞之要径,秦关之保障”,是古丝绸之路北线最著名的商贸物流中心。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镇;2013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2017年11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全镇有市级以上文明村3个,县级文明村9个,文明校园1个,文明单位3个。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安排,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抢抓安定古城开发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传承乡贤文化
组织文艺工作者,成立了安定古城文化研究会,全面挖掘安定历史文化遗存,编撰了清道光《安定县志白话本》《钟山石窟解读》《安定先生胡瑗》等书籍,创作了安定说书《新刮大风》、道情戏《安定出了个谢青天》等30多个文艺精品,其中三才板、安定锣鼓等6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存保护名录。
选树文明典型
坚持每年开展“五好家庭”“好妯娌”“好婆婆”“好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建立了“文明户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组建了3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出台了《贫困户小额信用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通过典型示范,培育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好人孵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其中1人荣登“陕西好人榜”,66人被县镇表彰。
讲好安定故事
为了提高安定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知名度,先后邀请新华社、人民网、陕西国画院、延安市美协等百余家媒体、文化单位到安定进行集中采风采访活动;配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栏目组拍摄了钟山石窟和廖公桥民俗“过寿”节目,配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完成了2集《味道》和2集《文明密码》节目的制作,并在央视播出。近年来,安定镇30多次亮相市级以上新闻宣传媒体。
建好美丽村镇
树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建设理念,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力争再现《清道光安定县志》记载“翠巘屏拱、河水环澜”的景象,五年来,先后完成投资9.5亿元,完成各类建设项目60多个,镇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一个文明美丽和谐宜居的千年古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