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在子长县余家坪王家湾村村民石涛的蔬菜大棚里,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长势喜人,石涛正在采摘着成熟的蔬菜,他笑着说:“2015年,我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就回家想搞种植和养殖,在镇党委实施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帮助和培养下,我现在修建了大棚6座,养猪500多头,养鸡4000只,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去年我向村支部上申请入党,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向村上的党员们学习,带领村上群众共同致富”。
近年来,余家坪镇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效地巩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活农村社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双培双带”为支点,撬动全镇经济不断取得新成效。
抓队伍,壮大党员后备力量
“刚毕业的时候,对党组织不理解,觉得在农村这样的小山沟沟里,就算是党员,又能发挥出个什么作用呢,后来经组织培养,我现在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王家湾村双培双带实用人才石涛感动地说。余家坪镇党委推行“双培双带”工作以来,注重党员教育培养。针对部分镇村干部群众思想不解放、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本领不强的问题,组织开展了“余家坪镇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同时开办了余镇讲坛,使每位领导干部都能结合自己的分工和特长,积极交流技术与经验。通过学习讨论将新寨河大棚油桃、郝家川500亩山地葡萄、郝家川淡水养殖培养成“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带动其他村全面发展。
该镇开展“三联三到暖民心,三访三会强党性”活动,镇班子成员牵头以片进行大走访,针对走访梳理出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由包扶单位、镇、村共同协作解决。镇政府与志安煤矿协调300万元,与市包扶领导协调200万元,柏油了新寨河至双流湾5公里的道路。硬化了庙砭村至崾岘村5公里水泥道路。与县交通局协调补修岔沟坪至庙砭8.9公里道路,及时组织修复水毁道路累计70余公里。
该镇探索建立“周一碰头、月底分析、季度督办”等例会制度,增加了团结,提升了凝力。推行村干部“一述一考两评”制度,加强对现任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管理,积极推行党支部书记向镇党委述职党建工作机制。对履职工作突出的新寨河村支部书记王闫华同志、双流湾村第一书记成纲同志给予奖励,对履职工作差的3位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谈话。对重视党员发展。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较差的现状,在发展党员时重点培养有文化、有远见、有能力的优秀青年,今年纳新党员9名。
重培养,增强党员归属感
“双培双带,不仅是要抓好党员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党员的培养,真正将党员培养成实用人才,将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从而促进党建工作更有利的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史彩斌说。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员培养新模式,实施党员分类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型、致富型、服务型、创业型的党员队伍,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该镇党委建立党员动态信息库,掌握流动党员情况、党员从业情况、技能特长,掌握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骨干等基本情况,分级、分类制定工作方案,并提出基本任务要求和中长期培养目标。还以各类培养方向为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抓住教育培训重点,分类培养、因人施教。紧抓特色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将基础教育与阵地教育相结合,将自我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全面推进培养计划。
该镇党委还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一帮一”、“多对一、多帮一”和“一对多、一帮多”的方式,结成培养教育对子,由能力强、素质佳的帮扶较弱的,实行现行的、成熟的指导帮扶后进的。自实施党员分类培养工程以来,镇党员队伍结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全镇现有党员1095人,党员素质优化,确保每个村都能有2—4个致富能手;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年轻后备干部逐步进入村两委班子,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另外,组织“双培双带”实用人才、优秀党员外出学习考察山地苹果、优质核桃等栽培技术,先后建起了新寨河大棚油桃基地、郝家川山地葡萄、梁红如牛场产业基地、石家沟村500亩、曹家河村500亩、王家圪崂村1000亩山地苹果和羊马河川1000亩山地核桃基地。
促发展,彰显党员示范作用
余家坪镇党委通过摸底,摸排出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131人,农民致富带头人192人,分别与全镇83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党员、干部致富能手首先示范给群众看。镇政府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村上建起新寨河村大棚油桃基地,在该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发展起王家湾、崖头等村大棚油桃,全镇大棚油桃年产值可达300余万元。去年以来,该镇又培养王家湾村实用人才石涛为入党积极分子,争取扶持资金,帮助他发展起大棚蔬菜、养猪、养鸡等产业,年收入达30余万元。该镇还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在“双培双带”中的传帮带作用。实用人才米国清带动村上24户群众参与大棚栽植与经营,党员梁红如辐射带动岭湾、岔沟坪等村养牛业的发展。郝家川村山地葡萄种植户郝延平是全村有名的葡萄种植土专家,种植10亩山地葡萄,年产值3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发展起500亩山地葡萄,户均增收3000余元。
据统计,近年来,该镇实施帮带示范项目52个,投入帮扶资金120余万元,建立了10个示范基地,培育示范户46户,参加“双带”党员526人,带动50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建立协会、专业合作社16个,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该镇不断强化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围绕省委提出的“四个一”目标,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实现共促双赢。“双培双带”工程有力推动全镇经济的发展,形成大棚油桃、山地葡萄、山地苹果、养牛、养猪、养鸡等多个示范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9860元,同比增长15%。
近年来,余家坪镇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效地巩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活农村社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双培双带”为支点,撬动全镇经济不断取得新成效。
抓队伍,壮大党员后备力量
“刚毕业的时候,对党组织不理解,觉得在农村这样的小山沟沟里,就算是党员,又能发挥出个什么作用呢,后来经组织培养,我现在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王家湾村双培双带实用人才石涛感动地说。余家坪镇党委推行“双培双带”工作以来,注重党员教育培养。针对部分镇村干部群众思想不解放、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本领不强的问题,组织开展了“余家坪镇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同时开办了余镇讲坛,使每位领导干部都能结合自己的分工和特长,积极交流技术与经验。通过学习讨论将新寨河大棚油桃、郝家川500亩山地葡萄、郝家川淡水养殖培养成“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带动其他村全面发展。
该镇开展“三联三到暖民心,三访三会强党性”活动,镇班子成员牵头以片进行大走访,针对走访梳理出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由包扶单位、镇、村共同协作解决。镇政府与志安煤矿协调300万元,与市包扶领导协调200万元,柏油了新寨河至双流湾5公里的道路。硬化了庙砭村至崾岘村5公里水泥道路。与县交通局协调补修岔沟坪至庙砭8.9公里道路,及时组织修复水毁道路累计70余公里。
该镇探索建立“周一碰头、月底分析、季度督办”等例会制度,增加了团结,提升了凝力。推行村干部“一述一考两评”制度,加强对现任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管理,积极推行党支部书记向镇党委述职党建工作机制。对履职工作突出的新寨河村支部书记王闫华同志、双流湾村第一书记成纲同志给予奖励,对履职工作差的3位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谈话。对重视党员发展。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较差的现状,在发展党员时重点培养有文化、有远见、有能力的优秀青年,今年纳新党员9名。
重培养,增强党员归属感
“双培双带,不仅是要抓好党员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党员的培养,真正将党员培养成实用人才,将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从而促进党建工作更有利的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史彩斌说。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员培养新模式,实施党员分类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型、致富型、服务型、创业型的党员队伍,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该镇党委建立党员动态信息库,掌握流动党员情况、党员从业情况、技能特长,掌握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骨干等基本情况,分级、分类制定工作方案,并提出基本任务要求和中长期培养目标。还以各类培养方向为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抓住教育培训重点,分类培养、因人施教。紧抓特色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将基础教育与阵地教育相结合,将自我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全面推进培养计划。
该镇党委还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一帮一”、“多对一、多帮一”和“一对多、一帮多”的方式,结成培养教育对子,由能力强、素质佳的帮扶较弱的,实行现行的、成熟的指导帮扶后进的。自实施党员分类培养工程以来,镇党员队伍结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全镇现有党员1095人,党员素质优化,确保每个村都能有2—4个致富能手;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年轻后备干部逐步进入村两委班子,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另外,组织“双培双带”实用人才、优秀党员外出学习考察山地苹果、优质核桃等栽培技术,先后建起了新寨河大棚油桃基地、郝家川山地葡萄、梁红如牛场产业基地、石家沟村500亩、曹家河村500亩、王家圪崂村1000亩山地苹果和羊马河川1000亩山地核桃基地。
促发展,彰显党员示范作用
余家坪镇党委通过摸底,摸排出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131人,农民致富带头人192人,分别与全镇83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党员、干部致富能手首先示范给群众看。镇政府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村上建起新寨河村大棚油桃基地,在该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发展起王家湾、崖头等村大棚油桃,全镇大棚油桃年产值可达300余万元。去年以来,该镇又培养王家湾村实用人才石涛为入党积极分子,争取扶持资金,帮助他发展起大棚蔬菜、养猪、养鸡等产业,年收入达30余万元。该镇还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在“双培双带”中的传帮带作用。实用人才米国清带动村上24户群众参与大棚栽植与经营,党员梁红如辐射带动岭湾、岔沟坪等村养牛业的发展。郝家川村山地葡萄种植户郝延平是全村有名的葡萄种植土专家,种植10亩山地葡萄,年产值3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发展起500亩山地葡萄,户均增收3000余元。
据统计,近年来,该镇实施帮带示范项目52个,投入帮扶资金120余万元,建立了10个示范基地,培育示范户46户,参加“双带”党员526人,带动50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建立协会、专业合作社16个,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该镇不断强化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围绕省委提出的“四个一”目标,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实现共促双赢。“双培双带”工程有力推动全镇经济的发展,形成大棚油桃、山地葡萄、山地苹果、养牛、养猪、养鸡等多个示范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9860元,同比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