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政策解读 > 正文
非食品价格和翘尾因素推高CPI 专家认为年内通胀压力不大
时间:2017-06-21 15:18:30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专家分析,尽管涨幅略有扩大,但物价涨势仍然温和,年内通胀压力不大。

“虽然4月、5月CPI同比连续两个月走高,但绝对涨幅并不高,仍然在2%以下的低水平徘徊,而且主要是翘尾因素带动,新涨价因素较弱。”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在5月份1.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1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

从影响CPI同比涨幅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非食品价格是推升CPI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介绍,5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影响CPI上涨约1.8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1.6%,影响CPI下降约0.32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走势稳定。5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2.1%,涨幅和上月相同。

刘学智分析,由于6月翘尾因素将达到年内最高点,预计6月CPI同比仍将继续走高,之后翘尾因素走低,下半年CPI涨幅也会受到抑制。预计年内CPI同比涨幅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走势,全年不会有明显的通胀压力。

相比于平稳的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价格涨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冲高回落。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在2月份7.8%的年内高点基础上连续3个月回落。

5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4.1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74.5%。但从同比涨幅看,六大行业价格涨幅均有所回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综合企业补库存周期减弱、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等因素,预测PPI涨幅继续收窄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