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西红柿一株四五颗都得病了,眼看一棚西红柿就要拔蔓,今年的收入恐怕……”家住子长县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丹头村的大棚户冯翠芳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给大家讲述自己的西红柿目前状况。
3月17日,子长县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召集60多名大棚户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召开推进会。会议邀请到子长县育春果疏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创业大赛银翼奖获得者苗育春和县蔬菜中心副主任马永军就种苗选择、种植管理、包装销售、品牌打造等方面知识进行了深入讲解。会后还到大棚里面进行面对面学习交流,手把手的示范,让大棚菜农掌握管护要领。
“像这种情况是得了灰霉病,没有那种农药能起速效。得病起因是温度、湿度和空气掌握不当,要在平时管理上下功夫,杜绝这种病的发生和蔓延。”苗育春在冯翠芳的大棚里现身说法,他鼓励大家,只要有勤劳的双手和科学技术,种好菜、挣大钱不是遥远的梦想。
在马家坪村马润平的大棚里,长势喜人的水萝卜吸引了菜农的兴趣,大家全神贯注地听经验。“利用这几个月大棚空闲间隙种水萝卜,目前批发价是带叶子两块,一棚预计收入将近两万块钱,快赶上西红柿、黄瓜等主要蔬菜的收入了。”每到一个教学点,菜农门都认真听讲,相互交流,大胆提问,努力寻找平时种菜时不懂问题的答案。两位授课老师不但对种植、管理知识进行细致讲解,还给了大家肯定的承诺,将全力服务好史家畔的大棚菜农,提供一切技术和信息,帮助大家共同致富。实地参观学习完,还召集各位菜农开了座谈会,就学习心得体会进行了交流分享,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史家畔目前共经营设施棚栽725座,362万平方米。我们将围绕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乡果蔬管理服务站的作用,建立果蔬专家和菜农微信圈,通过品种推广、技术培训、规模生产、产品认证、包装销售、环境改善等方式,继续扩大棚栽面积,在提质增效上取得新成效。”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张金虎信心满满地讲到。
“史家畔目前共经营设施棚栽725座,362万平方米。我们将围绕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乡果蔬管理服务站的作用,建立果蔬专家和菜农微信圈,通过品种推广、技术培训、规模生产、产品认证、包装销售、环境改善等方式,继续扩大棚栽面积,在提质增效上取得新成效。”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张金虎信心满满地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