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华,生于1916年11月,子长县瓦窑堡镇刘家沟村人。1934年当选乡政府副主席,同时被选为少年先锋队队长,配合游击队打击民团和收杂税的反革命分子。同年秋加入中国共青团。1935年12月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四团一连八班副班长。1936年元月部队编入二十八军,任三团一连八班副班长,后随部队东征。1936年2月在佳县闫家岭战斗中双腿受伤,神木治疗三个多月后,回二十八军,任归队团一连副指导员,不久,全团驻守子洲县。1936年10月部队开赴甘泉驻军,“双十二事变”后改编为八路军独立师三团二连,任连文书,在南泥湾一带消灭多股土匪。1937年6月部队开赴延长县,后改编为警备五团,警三旅八团。1944年部队开往延安安边县附近,消灭了进攻边区的国民党部队十一旅全部。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发起进攻,部队改编为司令部后勤处,任后勤处后勤科科长,到敌占区以做生意的名义将短缺物资运回补充部队和搞副业生产。1948年随部队南下关中,在陕西扶风一带消灭国民党中央部队九十六师全部,不久解放西安。1949年2月,警三旅改编为第四军第十一师,8月攻打兰州,参加了沈家岭、狗娃山等战役,其负责后勤给养。1953年5月,国民党残匪在甘南制造民族分裂,西北军区骑兵团、步兵团开赴甘南,刘定华任独立团后勤主任。在进步土司、活佛的帮助下经过两年多的战斗,甘南第一次武装叛乱平息。1955年授少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任甘肃省水利厅财务科科长。1959年甘肃省委组织“六人工作组”到武威县蹲点,因反映人民挨饿的现状被划为“右倾”机会分子,下放南营水库劳动改造。1960年底平反,任武威县商业局党委书记,1963年任武威县副县长,1965年武威地区成立,任外贸局局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发起进攻,部队改编为司令部后勤处,任后勤处后勤科科长,到敌占区以做生意的名义将短缺物资运回补充部队和搞副业生产。1948年随部队南下关中,在陕西扶风一带消灭国民党中央部队九十六师全部,不久解放西安。1949年2月,警三旅改编为第四军第十一师,8月攻打兰州,参加了沈家岭、狗娃山等战役,其负责后勤给养。1953年5月,国民党残匪在甘南制造民族分裂,西北军区骑兵团、步兵团开赴甘南,刘定华任独立团后勤主任。在进步土司、活佛的帮助下经过两年多的战斗,甘南第一次武装叛乱平息。1955年授少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任甘肃省水利厅财务科科长。1959年甘肃省委组织“六人工作组”到武威县蹲点,因反映人民挨饿的现状被划为“右倾”机会分子,下放南营水库劳动改造。1960年底平反,任武威县商业局党委书记,1963年任武威县副县长,1965年武威地区成立,任外贸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