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用数字看打江山的子长人
时间:2018-12-24 16:16:40作者:王志厚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小小安定,人口4万,闹红共产,人人好汉。”这首革命歌谣说的安定就是而今的子长。子长在打江山的28个年头,在战争、瘟疫、天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人口始终在4万上下徘徊。解放后的30年里,人口增加到十四五万,改革开放的30年里,人口增加到二十六七万。在打江山的岁月,子长人口虽然不多,但为革命作出的贡献却令人鼓舞,应当载入光荣史册。请看数字:
    数字一,党中央在瓦窑堡时期,据1936年《红色中华报》报道,1至7月,子长全县总共参军3434人,约每2户1人;向政府军队缴公购粮6500石,人均1.5斗,为党中央营造了比较安定的环境,使革命走出低谷,走向胜利。
    数字二,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响应西北青年救国会与妇女各界救国联合会关于慰劳八路军的号召,全县动员牲畜300头、毛袜1700双,支援前线。1938年8月1日,县政府在瓦窑堡召开抗日募捐献金大会,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献金300余元。抗大政委胡耀邦代表师生登台讲演,决定师生节食一日,献金100元。县委书记高腾霞讲话,决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节食一日,献金420元。同年,参加修建飞机场300人,动员牲畜100头、做毛袜800双、布鞋120双,支援前线。1939年,全县扩兵200人,征集马草7万多公斤、马料1400石、牲畜3400头、草鞋950双,支援前线。1941年,全县动员人力43759人次,牲畜30143头次,火硝781公斤,马草27.5万公斤,军鞋15.0202万双,鞋底1700双,缝制衬衣1200件,献椽700根,高粱杆500梱,慰劳军队蔬菜13.787万公斤。为特务营腾并窑洞480孔,提供席子500块,锅60口,调剂川地1300亩。1945年,修机场、转运军粮、护送过往军队总共动员人力19077个,畜力1977个,做军鞋315双,慰问部队猪肉1000公斤。
    数字三,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统计,三年解放战争中,全县共扩兵4180人,其中青壮年参军3253人(包括归队人员200名),占全县总劳力11000人的38%,战争中牺牲210人、致残90多人,立功受奖者占1/5。1948年9月20日,子长县政府《战勤兵源调查》载,1947至1948年,全县共动员战勤民工164284个(不包括临时战前服务用工);动员驴工120552个,全县有役畜(驴)2131头,每头负担驴工近60个。在战勤民工中,有直接随军从事担架的3380人(780副担架),参加延安、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瓦子街等20多个主要战役的战勤服务,总服勤工20多万个,其中延安抗击战动员担架300副1900人,服勤半个月;青化砭战役出动担架25副125人,服勤7天;羊马河战役出动担架85副420人,服勤5天;蟠龙战役出动担架90副450人,服勤8天;二次解放榆林,派担架80副400人,服勤1个月;新寨河战斗,派担架120副600人,服勤4天;解放兰州、青海,全县组织常备担架80副479人,随军服务1年。1946年至1948年,全县共缴送军公粮19600余石,马草122553公斤(折小米1400石),负担代耕粮9960石,做军鞋38200双(折小米1537石),连同商业税折小米92.2石,共折小米32679石,户均负担2.54石,人均负担0.5石。1949年1月,全县动员担架24副142人,牲畜6头,开赴洛川、澄城、泾阳一带,随军服务半年;动员担架60副300人,先赴宝鸡,后至兰州、青海一带,服务3个月。
    数字四,在参军打仗、支援战争中,英雄无悔、视死如归的烈士有2000多名,其中碑刻英烈1200多名。爷孙、父子、父女、兄弟、夫妻英烈的家庭不少。谢子长一家就有9名烈士。烈士中从省军级到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游击队队长、赤卫军队长、县委书记、党代表、工会主席、农会主席等职务的人占了三分之一多,约500来人。他们献身革命、日月同光。
    数字五,全县在战争年代涌现出党代表16人。陕北特委是中共在陕北地区的最高权力机关。1928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绥德苗家坪召开。会议选举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委,特委书记杜衡,组织兼农运委员冯文江,军委委员杨国栋,宣传委员马瑞生,青年委员兼团特委书记焦维炽,候补委员白明善、赵通儒。参加会议的7个人中,杨国栋、焦维炽、赵通儒就是子长人,占了大会人数的近一半。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最盛大、最完满的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子长有13人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他们是阎红彦、贺晋年、李赤然、强晓初、李景膺、李子厚、吴岱峰、惠枫林、杨和亭、高维嵩、魏怀礼、史秀芸、董学源。在一次党代会上一个小县有这么多人参加实属少见。
    数字六,在战争年代,子长出了10个将军。阎红彦、贺晋年、贺吉祥、李赤然、高维嵩、吴习智、陈克功、贺毅,姜聚华是建国后授的军衔,谢子长因伤1935年就逝世,虽未授衔,但他是其他9位将军的领路人,理应是将军。子长是全国少有的将军县之一。
    数字七,据统计,全县有伤残军人和老红军500多人,有离休干部近500人,有省军级领导100多人。他们同样都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数字八,革命战争年代留存下的革命历史遗址、革命纪念地在子长就有1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3处。革命历史遗址、革命纪念地等是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和母本载体,国家把子长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参观的人每天来来往往,不少参观者留言说,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子长是全国少有的好汉县、烈士县、将军县、老区中的老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东征的出发点、中国革命的“红都”。
    人杰地灵的子长,先烈和先辈们用生命、鲜血、汗水、言行谱写的红色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子长形象的一张名片。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必将把子长点缀得更美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