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脱贫攻坚】多措并举拔穷根 全力脱贫结硕果 ――子长县集智聚力决战脱贫
时间:2018-11-30 10:41:38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收官、冲刺决战的关键阶段。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首要工作任务,集中全部精力,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11月20日,子长县委书记谢延明在子长县秋冬农业农村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要求,“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核查,从反面找问题,从正面看成效,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扎实!” 

    素有“红都”和“将军县”美誉的子长县,今年计划退出68个贫困村,脱贫2355户7864人,实现全县整体脱贫。为了确保高质量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子长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以脱贫攻坚促进发展,聚焦主攻点、聚力主战场,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打造特色
    用“业”发动脱贫引擎 
    11月21日上午,子长县南沟岔镇宋家坪村,村民薛启军一边在猪圈里给猪添饲料,一边告诉记者:“去年我还是贫困户,今年,在何光军的帮扶下,我养了30多头猪,一年挣了3万多元,一下子就脱贫了。下一步,我计划养殖11头母猪、80多头育肥猪。” 
    薛启军说的何光军是宋家坪村的“能人”。2009年,何光军从饲养200多头猪起步,目前,已发展到9座猪舍、1000余头育肥猪的养殖规模。他还流转120亩土地,栽植山地苹果,并让猪粪进果园,发展循环产业。薛启军是何光军无偿提供养猪技术等,手把手扶持脱贫的“贫困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子长县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按照“全县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户户有短期增收项目和长线致富产业,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1门生产实用技能”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广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通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带动,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围绕山地苹果、设施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子长县制定了《子长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子长县2018年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方案》,出台了《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产业发展有可靠的资金支持。 
    同时,子长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大户,完善经营主体和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到特色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目前,全县共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引进大型龙头企业4家,建成各类专业合作社376家、家庭农场125个。 
    通过加快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工作,子长县切实把农产品分拣、包装、加工、冷藏、运输、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做实做好,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9家企业、合作社被授权使用“洛川苹果”品牌,7家企业、合作社被授权使用“延安苹果”品牌,44个特色产品商标成功注册。子长县还打响了“子长洋芋、子长粉条、子长蚕桑、新寨河油桃”等地域特色品牌,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如今,子长县每个贫困村都有自己的扶贫产业,全县累计发展山地苹果24.3万亩、温室大棚(拱棚)1.2万座、马铃薯26万亩、桑园5.77万亩、中药材5万亩,养猪、养牛、养羊存栏分别达到14.6万头、3.4万头、12.8万只。 
    改革创新 
    用“变”�出扶贫新路 
    子长县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甜滋滋专业合作社通过吸纳10户贫困户参与入股,走出了“贫困户+合作社”“大手拉小手”的扶贫新路子。 
    11月19日,甜滋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晓伟介绍,合作社目前有苹果园280亩,百头养猪场1个,走上了“养猪业+苹果业”循环发展的养栽模式。合作社每年给贫困户保底分红400元,实现贫困户“旱涝”保收。在2017年5月第一茬猪出栏分红会上,每户1万元股金分到红利1100元。 
    “前段时间,我与10户贫困户谈妥,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贫困户享受产业扶持政策的4万元贷款全部入股,每年给贫困户固定分红2880元。”李晓伟说,这样既解决了贫困户资金少,发展产业难的瓶颈制约,又壮大了合作社的“融资口袋”,走上了“并轨发展、实现双赢”的合作路子。 
    李晓伟告诉记者,甜滋滋专业合作社常年雇用劳动力11人,优先选择贫困户,每个月工资最低1800元。贫困户在合作社不仅有股金,还可以领到一份薪金。 
    “我们希望通过‘三变’改革,多措并举,着力培育流转土地收租金、入股企社分股金、进园务工领薪金的‘三金’农民,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群众赢、企业赢、产业赢的‘三赢’局面。”子长县县长雷兴平说。 
    子长县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全县4776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156户)将闲置的4.6万亩土地成功实现流转,户均年增收租金1000元以上;有1795户农户(其中贫困户560户)通过土地、资金等入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成为股东;在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社)就业3890人(其中贫困人口1283人),年工资性收入4850万元。 
    扶心扶智
    用“技”叩开脱贫大门 
    子长县马家砭镇东沟村贫困户王清,由于孩子多、妻子患病,生活压力大,发展没动力。2016年,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他从饲养4头母猪开始,当年收入1.8万元。2017年,王清扩大养殖规模,饲养了20头育肥猪,纯收入达到3万元。 
    王清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勤劳致富,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在今年6月的村级换届选举中,他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脱贫信心不足,“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等问题,子长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救济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脱贫先要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精神脱贫’。扶贫先要扶志,有了信心,就有了志气。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子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史奇说,子长县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致富需治心”的扶贫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思想基础。 
    为增强群众脱贫致富后劲,子长县整合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四支队伍”力量,通过举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夜校”,在县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第一线》栏目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政策,报道脱贫典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提振争先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依托“家风馆”“红白理事会”,子长县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治理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问题;运用道德评议手段,抵制不孝不敬、道德滑坡、迷信赌博、好逸恶劳、诚信缺失等歪风邪气。子长县余家坪镇寺湾村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家风馆”,被评为“延安市移风易俗工作先进村”。如今,争当“十星级文明户”“脱贫光荣户”的文明新风,激励着贫困群众自强不息,脱贫致富。 
    子长县还开办“爱心超市”,采取“积分制”办法,围绕贫困群众户容户貌、参与公益、邻里和睦等多个指标进行分值设定,在达到一定分值后可免费领取相应分值的物品,从而达到“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信心、共建美好乡村”的目的。 
    子长县扶贫局局长高振平告诉记者,截至9月底,子长县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贫困村退出指标中,行政村道路达标率、安全饮水工程达标率、电力入户达标率、标准化村卫生室达标率均达到100%,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实现了全覆盖。贫困户脱贫指标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搬迁安置、生态补偿、教育扶智、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社会帮扶等措施,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达到100%;2016年、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率分别达到100%和60%,2018年移民搬迁工程如期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全部通过竣工验收,补助资金全面兑付到位;新农合、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无贫困家庭子女辍学现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