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央厨房融合平台 | 网站客户端 | 采编
首页 > 文化子长 > 正文
【土地革命时期】刘昌汉
时间:2018-11-28 17:09:41     点击数:次    来源:子长新闻网
   刘昌汉,1915年生,子长县栾家坪乡(今栾家坪便民服务中心)栾家坪村人。童年通过自学考入初小,初小毕业后,到安定县(今子长县)立高小当校工,通过旁听自学读完高小并毕业。1927年入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做地下工作。期间,刘昌汉、李赤然(子长县人,原兰州军区副政委)在瓦窑堡以开豆腐坊为名,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和各种军需物资。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全国革命处于低潮,但瓦窑堡地下党组织坚持了下来,并开展各种革命活动,使地下党组织得以壮大和发展。他们向山区游击队运送了数以百计的枪械和数万发子弹。随着武装斗争的发展,以谢子长、刘志丹为首的陕北红军发展到几千人,解放安定、延长、延川、安塞、保安、靖边等六座县城,为1935年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创造了条件。1936年4月,随军东征,参加横扫黄河沿岸四十公里敌碉堡线战斗、兑九峪战斗、关帝庙战斗等。回师陕北后参加西征,在占领陕甘宁边区最西边的环县后,留守地方任环县县委书记。环县地处陕甘之间,贫穷落后,匪患和反动会道门猖獗,加上马步芳匪帮袭扰,国民党摩擦,敌特组织破坏,斗争环境十分险恶。刘昌汉通过驱逐马匪到陕甘宁边区之外,消灭和收编土匪,坚决打击国民党特务组织破坏等措施,稳定了社会,取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对于国民党的封锁和摩擦,他坚决执行党的政策,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反摩擦斗争(包括著名的平息环县三次武装叛乱),以至国民党不得不放弃在陕甘宁边区西部侵扰蚕食的企图。期间,刘昌汉多次身负重伤,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做出了贡献,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评为陕甘宁边区模范县委书记。后刘昌汉任警备三旅七团政委(旅级编制),长期担任延安南线警戒。1946年,胡宗南部侵犯延安,警七团在牛武、茶坊、道枣镇一线山区担任正面阻敌任务,在两个兄弟团配合下激战七天七夜,使胡宗南部伤亡一万余人,警七团得到党中央嘉奖。青化砭、蟠龙镇战役中,警七团担任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护卫工作。在陕北战场转入反攻后,警七团改编为十一师,刘昌汉先后任十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等,为解放西北做出了贡献。在兰州战役外围战中,十一师奉命攻占号称兰州“钥匙”的沈家岭,守敌是精锐八二军一九○师,又构筑了错综复杂的工事。经过激烈白刃肉搏战,敌四个团兵力大部伤亡、被俘。后十一师向青海进军,于1950年攀过终年积雪的唐古拉山脉,进入西藏。  
    刘昌汉转入地方后,任张掖地委书记、甘肃省财委副主任。他一面积极协助筹划甘肃经济建设的长期规划,一面全力以赴于张掖地区的战后恢复工作,土改剿匪,救济灾民,发展生产……经过两年多时间,河西走廊初步繁荣起来。1951年至1961年,历任铁道部工程局局长、设计总局局长、基建总局局长、铁道部党委委员等,并几次赴苏联考察铁路建设情况。指挥修建了一批铁路干线和一些重要枢纽工程,包括武汉长江铁路大桥,宝成铁路,北京车站等。1962年西北局组建,刘昌汉任计经委第一副主任。1965年主持刘家峡水电站的建设,同年,任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刘家峡水电站工作组组长。1966年底,电站建设工程受到造反派严重冲击,刘昌汉顶住各种干扰,坚持指挥工程扫尾工作。1967年初被造反派带走,遭毒打和“批判”,经兰州军区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抢救,不幸于1967年7月逝世。
    1979年5月,在兰州为刘昌汉同志召开追悼会,王震、宋平、肖华、韩先楚等同志送花圈,国家计委、经委、铁道部,甘肃省委、省革委会、省政协、省军区及省级各部门,陕西省委、省革委会,延安地委、延安行署,生前好友廖汉生、马文瑞、习仲勋、汪锋、白如冰、吕正操、郭维城、刘澜涛、杨静仁、莫文骅、曹里怀、赵守一、贺吉祥、杨和亭等送了花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中共子长市委宣传部主管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6112020001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27420062
编辑部电话:0911-7122593 新闻热线: 0911-712127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admin@zichangrm.com 举报电话:7121276 陕ICP备150072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