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和老伴儿经常赶着驴车逛瓦堡(瓦窑堡,子长县城所在地),卖点土豆、黑豆等,然后买点年货,天寒地冻不说,经常是早上起身,下午才能回来。”家住子长县吴家寨则村的吴手班今年已经67岁,腊月二十七带着老伴坐上干净舒适的1路公交车置办年货。说起以前的条件,吴手班的老伴也打开了话匣子。“2000年之前,子长县没有公交车,许多村民都去附近的乡镇赶集,一般不去县城。像我们距离县城10公里的吴家寨则村去县城一般坐不上车,要不是车满了要不是嫌弃我们短途,所以只能步行、坐驴车,到后来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很不方便。”
在百姓的期盼中,子长县于2000年10月12日第一条公交线路开通,10辆小型公共汽车驶上了子长县城至子北采油厂的路上,途径吴家寨则村。“当时的公交车又小、噪音又大、安全系数低,售票员经常因为零钱而发愁。”53岁的井红彦开公交车快20年了,回忆起当初开车的经历还记忆犹新。
近年来,子长县加大对公交事业的投入,2000年10月为1路公交投放10辆车,4路公交投放1辆车;2004年7月为5路公交投放6辆车,为1路公交新增1辆车;2010年为4路公交新增7辆车,5路公交新增2辆车;2013年为3路公交投放8辆车,2路公交投放9辆车;2016年为6路公交投放8辆车。
“子长县现在共有公交线路6条,总长48.6公里,公交车52辆,建成公交站牌75个,设置站点317个,建成雨棚45个,线路站点覆盖了子长县城及周边。”子长县客运办副主任石宏伟讲到。
为了响应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子长县客运办于2016年新增8辆新能源车,2017年淘汰了一批尾气排放严重的老旧车,2018年更新了22辆大容量、低地板的中高档新能源空调车。
“我们1路新能源空调公交车共有11辆,每天每辆车跑11个来回,平均载客500多人次,每人每次投币或微信支付2元,刷卡1.6元,学生1元。”井红彦介绍到。
“现在的电动公交车就是好,冬天暖夏天凉,车身长、声音小,不到十分钟就发一趟车,去城里办货非常方便,而且不用售票员,随便投钱、刷卡,年轻人还能扫微信。自从有了公交车,我们也是城里人,好像腿变长了,想逛瓦堡几元钱就好了。”吴手班和老伴四手提满了年货,自豪地说起了公交车的好处。
“子长县的公交车年载客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面对如此大的客流量,我们加大了对驾驶员的培训,定期对公交车辆检查保养,并在每辆车上安装了监控,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保障。”子长县客运办主任杨曦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