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但在安塞区南沟村,赵永东果园里的活计却不停歇。每天吃完早饭,他就一头扎进果园,忙着修剪自家的果树。
“果树就跟人一样,定期要给它‘理发’,冬天剪枝就是让它的树形和枝条分布更合理,这样也可以减少病虫害。把这小小的果园护理好,来年能支撑起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赵永东笑着说。
赵永东老了,但他却舍不得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苹果事业”,尤其这几年,看着南沟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他经常发愁自己的果园该怎么办。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儿子在银川做红薯生意亏损,他忍不住把儿子叫回来,就这样,赵伟在2023年返乡,接过了他父亲打理果园的“接力棒”。
为了务养苹果,赵永东和儿子赵伟长期居住在山地果园旁的一间房子里,房子很简陋,到了冬天山上寒气逼人,但父子俩都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份事业发展下去。到了晚上,父子二人苦中作乐,经常坐在一起吃火锅、开直播,通过互联网,很多人都认识了这对父子,了解了他们和苹果的不解之缘。
“一开始,我不赞成他玩互联网,就感觉他一天不务正业,天天扎在手机的世界里。但是慢慢我发现,儿子比我懂行,我愁没有销路,他通过直播一天就能卖出去几十箱,在他的带动下,我也开始学习直播,学着了解年轻人的想法。”赵永东说。
就这样,农闲时候,赵伟就在果园里直播,一年到头下来,他和父亲的收入只增不减,算上在村集体果园打工的钱,2024年一家人收入十几万元,能好好过个幸福年。
日子过得好不好,就看老百姓的钱包鼓不鼓。2024年南沟村村集体收入突破6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多元。从一穷二白到买房买车,那些曾经村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逐渐在变成现实。村上这些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村民们把一颗心、整个人,深深扎进这座小村庄。
室外寒风瑟瑟,棚圈内却暖意融融,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羊羔肥壮可爱,“咩咩”声此起彼伏。南沟村村民李梅正忙着为产羔母羊添加“营养餐”,并检查新生羊羔的健康状况。对于她来说,接羔意味着收获新一年的希望。
37岁得李梅虽然年纪轻轻,却是村里有名的养殖“专家”,从最开始没有任何养殖经验,到如今养殖100多只羊、80多头猪。一切的背后,都是这个女人吃苦耐劳的成果。
“一开始决定干养殖,我没钱也没经验,周围人都说养猪特别累,风险大,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全军覆没,我一听心里没了主意,想了几夜,我丈夫腰椎间盘突出也没法外出务工,除了养猪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最后还是决定干。”李梅说,那一年,她贷了3万元的小额免息贷款,买了猪、建起棚,从清理粪便、冲洗、消毒、喂食,每个环节都亲自动手,生怕猪娃子有一点闪失。
然而,养猪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猪生病是她最发愁的事。那时的她,对消毒防病、接种疫苗等工作都毫无头绪。为了减少损失,李梅开始苦学养猪知识,从品种特性、猪圈设计、饲料配方、疫苗接种、消毒防病……她一个也不敢拉下,经过不断摸索,她的养猪事业终于稳定下来。
2018年,猪肉行情好、价格高,那一年李梅进账17万元左右,她高兴地一晚上没睡着觉。有了赚钱的本事,家里的老人、娃娃,不愁过不上好生活。
2022年,李梅开始尝试养羊,有了养殖经验,这次她一口气养了100多只,清理羊粪、检查羊圈、喂草喂料……李梅每天从早忙到晚,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几年下来,羊圈里的大羊小羊非常健康,她家的羊也因为品质好,成了远近闻名的抢手货,前来购买羊肉的客户络绎不绝,她还经常给省城的顾客发快递,很多人都成了她的回头客。
“幸福,一定是奋斗出来的。如今,我们南沟村的乡亲们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2025年,我们要继续把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劳动教育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好、做实,让村民们的生活像苹果一样红,日子越过越富足。”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
责任编辑:艾英